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7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我们记得,你就活着”——追记“志愿军老战士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宋群基》的报道。
他人生最后一张照片,是6月3日坐在病房的轮椅上,握笔捧书准备为迎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再写一篇文章;他人生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当地一个抗美援朝研究学者,反复核实他要写的文章细节和数据。两天后,6月5日晚间,89岁的他悄悄地走了,那篇还没有写完的文章证明了他一生的诺言:坚守这个阵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55岁开始参与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改造,从此投身传承抗美援朝精神这个伟大事业,退休后担任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直到2021年87岁时因病不得不离开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即使回到家里,他依然和志愿军老战士保持密切联系,依然为每期刊物提出具体建议,依然在不断地参与审订书稿、撰写文章……
他叫宋群基,一个和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紧紧连在一起的人。
6月15日,在他离世10天后,江苏淮安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何衡昆得知消息含泪写下怀念长文,“在老宋近90年的生命中,心头最念念不忘的就是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宋一生致力于抗美援朝精神的研究,一生为宣传最可爱的人奋斗不息,他早就是全国各地志愿军老战士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啦”。
“我们记得,你就活着”,这本来是宋群基对那些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情感表达,如今成了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们的心声。
一个手写电话本和一个英雄群体
这是一本2013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志愿军英雄谱》,在目录第11页,标题“功臣隐誉五十载,英雄本色万众钦——一等功臣孙景坤”旁边,有一行工工整整的铅笔字:“隐功埋誉半世纪,甘当普通老农民”。
2020年初夏,记者第一次在《抗美援朝精神研究》编辑部见到宋群基,他听说我们正在采访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连忙从书柜里找出了这本厚厚的书,“这里就有写孙景坤的文章”。满头银发,声音洪亮,文质彬彬,学者风度,一点都看不出他是86岁的老人。他耐心的讲述和亲笔标注在书里的这句话成为记者挖掘孙景坤这个抗美援朝全国重大典型的重要指引。“一些报道写孙景坤参加上甘岭战斗是不准确的,是161高地,一定要尊重历史!”他反复的叮嘱让记者的报道更加权威可靠。
在多次接触中,记者看到他经常拿出一个厚厚的手写电话本,密密麻麻记了几十页,有时为了给记者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不断翻来翻去。“我不会在手机里存电话,只能靠这个和大家联系。”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这个不起眼的电话本,记下了全国许多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属、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民间致力于研究宣传抗美援朝人士的联系方式。
202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3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记者合作采写的两个整版4篇抗美援朝报道,里面提到的志愿军老战士、英雄模范等大部分素材都是通过宋群基的这个电话本找到的。
在采写《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上多少桥》这篇报道时,他照着电话本不仅联系到相关的志愿军老战士,还找来另一位已经去世的老战士的三个儿子到现场,86岁的他执意陪记者一座桥一座桥地给记者讲解了整整一个下午。“鸭绿江上有座姊妹桥:一个是鸭绿江大桥,一个是断桥……”老人的声音至今还在记者耳边响起。
2022年在《新华每日电讯》发表的《致敬上甘岭》一组4篇报道里,提到的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战士,也都是从他的电话本里找到联系方式。
《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执行编辑陈晨说:“那个电话本里的电话,是宋老多年来一个一个积攒下来的,他常和我说,一个名字就是一个英雄,名字虽然写在本上,但是英雄要时刻装在心里。”
一本小册子和一座永恒的历史丰碑
“等我身体好一些,一定要推我到新改造的空军馆看看。”宋群基的儿子宋克东一想起父亲这句话就忍不住哽咽起来,“这是他生前最大的愿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改造升级,于2020年重新开馆,但因为各种原因空军馆2023年春才正式开馆,这时宋群基已经因病回家休息,出行很困难了。
一本小册子展示了这位老人和抗美援朝纪念馆的特殊情感。这本2000年1月出版的名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小册子,记载了1990年至1993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建馆过程,内容分为历史沿革、筹备扩建、建筑工程、八方支援、征集文物、陈列艺术、全景画馆、开馆典礼、大事记、文献资料等,翔实、生动地记叙了这座纪念馆的建设历程。
作为这本小册子的主要编著者,宋群基亲自设计了封面。时任丹东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副主任的他,1990年被抽调担任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扩建工程指挥部陈列组组长,全程负责从陈列大纲编写到陈列艺术工程完成。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文物部部长齐红拿着这本小册子说,新馆建馆初期,所有陈列的内容、全景画馆、外观造型都凝聚着宋老的心血。后来的几次改造,他也都一直参与,亲自撰写陈列大纲,反复修改20多稿。“有一次听说四川籍志愿军老战士孔令科的家乡为他送了“人民的功臣”的牌匾,宋老想方设法赶在开馆前找到了这块牌匾,如今就陈列在运动厅里。”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研究一部负责人关小宇说,当时信息不像现在发达,宋老他们怎么就能把资料收集得这么齐全?“这个小册子不仅留下一段珍贵的历史,留下一个值得学习的范本,更留下一种精神”。
关小宇回忆说,2019年改扩建的时候,宋群基已经85岁了,作为验收专家,他亲临现场逐个审查,一万多字的陈列大纲,他审读特别仔细,围绕历史沿革提出很多有价值和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他不会使用电脑,都是用笔一字一句改出来的,遇到重要之处,他都要附上一段话,提醒我们参考。
2020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接待了大量参观客人。无论是谁,只要找到宋群基,他就亲自讲解,一场下来一个多小时,纪念馆所有的细节他都了解,从陈列内容到文物征集,都是经他一手一手过的,尤其是外地来的志愿军老战士,他知道后一定要亲自去讲。
“因为他心脏不太好,当时馆里很多人都劝他回家多休息,注意身体,他却说,我了解得多,我能多讲就多讲点。”关小宇说,“有时候看到他蹲在走廊站不起来,就这样还坚持上班,让人心疼得直掉泪。”
2009年宋群基写下千余字的《英雄城市赋》,“英华山上,树起英雄丰碑,纪念塔巍峨庄严,陈列馆,历史重现,全景画,气势恢宏,兵器场,威武壮观”,表达了他对这座永恒的历史丰碑的特殊情感。
一本杂志和一种伟大的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研究》迄今已经出版了47期,宋群基的名字一直到2021年底第40期才消失,那时他已经病情很重了,87岁时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天,他就要求不再署上自己的名字,虽然此后他还一直为刊物组稿,不断提出修改建议。
《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由丹东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与抗美援朝纪念馆合办,是全国唯一的研究宣传抗美援朝精神的杂志,供内部交流。办刊宗旨就是宣传抗美援朝光辉历史,歌颂志愿军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宋群基作为发起人之一,一直担任执行编辑,他和仅有的两三位编辑从大量的来稿中选稿、改稿、编稿;设计封面、版式、彩页;选择、配发内文照片,经过不断调整、反复修改,认真校对,最后印刷出刊。47期共发表600余位作者的各类文章800余篇,300余万字;选编配发照片2000余幅;印发10万余册,发往全国各地,免费赠阅。
《抗美援朝精神研究》副主编、丹东军分区原政委刘大囤告诉记者,宋群基在办刊上讲政治、顾大局,严把质量关,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总说,刊物不能有杂音,不能登小道消息,不能登没有证据的文章,因为这是我们的阵地,我们要牢牢把握住。”
2013年,社会上、网络上,有人以专家、教授身份,以所谓历史“揭秘”材料为由头,不顾史实,企图全盘否定抗美援朝的光辉历史。宋群基和同事们连续组织专家学者和志愿军老战士,发表文章20余篇对错误言论进行反击。他本人也撰写系列文章,对各种谬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因为办刊,宋群基和全国的志愿军老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期杂志出来,他都立即给有联系的老战士邮寄,同时鼓励老战士写文章,一些老战士由于文字水平有限,有的甚至只能写个大概,他都要亲自修改,并打电话核实。直到2021年身体实在挺不住了,这些工作才交给别人。
他和很多老战士从未谋面,但感情深厚。何衡昆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通过杂志和他的经历,感觉遇到了知音,他对抗美援朝精神研究的执着深深感染了我。为了约稿,把他的儿子也动员起来了,为我们传递文稿,很多文章都是通过他们的电脑、手机送到老宋手里。”此后宋群基又鼓励何衡昆将所发的文章集结出版,“他自告奋勇承担主要编辑审稿任务。为编辑这本书,老宋可谓呕心沥血,让我感动不已,也由衷敬佩。”
宋群基去世后,很多志愿军老战士联系不到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找他,因为他在世时从来不关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后,这些志愿军老战士纷纷向纪念馆和家属发来悼念、慰问,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宋群基去世后,组织上这样评价:“他不顾年老体弱,日复一日笔耕不辍,为研究会积淀了厚重的资料。他不辞辛苦,与全国各地的志愿军老战士保持密切联系,抢救了大量的宝贵资料。他对工作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经常为办好刊物殚精竭虑,将刊物质量始终如一保持在较高水平。当他因身体原因卧床时,仍然坚持编审稿件,关心刊物创办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向长期默默无闻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