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辽宁省沈阳市为了让大伙儿心里话有地方说、难事儿有地方讲,让大伙儿着急办的事能解决、有着落,设立了“市长公开电话”。当时,不少群众给市里写信说,“市长电话真灵!”
这件暖心的事,辽宁一干就是40年,如今这条热线已更名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全天候7*24小时倾听着大伙儿各种各样的“烦心事”,缩短了各部门服务群众的距离,也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向“2.0”“3.0”版本升级,成为辽宁人身边能解决各类问题的“老铁”。
暖心守候一直在线
1998年4月22日,一位心急如焚的沈阳市民拨通了市长专线电话“2211”求助:女儿与同学离家出走多日未归,孩子们从盘锦打来电话说滞留当地且身无分文,但没有说清具体地址。
在热线的协调下,相关部门当晚就确定电话来源,联系家长连夜将孩子接回。事后家长们流着泪说,这通热线不光救了孩子,也救了我们两家人!
从“市长公开电话”到市长专线电话“2211”,从一条热线到沈阳市成立市民投诉中心,再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都拥有了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条热线已经满足不了群众的诉求,各类便民热线陆续开通,服务“大民生”。
2009年,沈阳将100多部便民电话、80多个网站、120多个信箱,整合为集电话、网络、信箱三位一体的“96123”市民服务热线。
这一年,沈丹大学毕业,成为“96123”的话务员。“刚入职那会儿,解决的都是老百姓的水、电、燃气、道路抢修等民生事。”沈丹说,“现在,大伙儿来电的诉求开始多元,我们也优化了服务流程,从‘接诉转办’变为‘接诉即办’。”
2021年1月,辽宁省将除110、119、120等紧急热线以外的政务热线统一归并为12345,并“上新了”服务:后台升级改造,将话务员、网格员、各个部门连在了“一条线上”;知识库更为完善,话务员接起电话就能给出群众满意的答复;需要核查的事可在后台“一键转交”给社区网格员,网格员勘验后交相关部门处置。
这套“12345便民热线+网格”的创新服务机制成为了基层治理的“辽宁样板”,让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速办易办。
沈丹说,一想到能给大伙儿办成事,心中就忍不住热爱这份工作。2021年,吉林省的一位家长向沈阳12345求助,孩子误吞电池需要在沈阳就医,12345立即跨地域协同为生命“开路”,“一通电话救了一个孩子,想想都激动!”
快速处置必有回应
线上的电话接得好,线下的网格员响应得快,各部门配合到位,这条线上的人员“同频共振”,才能形成“接诉即办”。
“12345会在一天的任意时段转来群众诉求,我们网格员需要立刻到位勘验现场情况,并通过手机上的APP向指挥中心迅速进行反馈,方便各部门及时处置。”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网格员徐畅告诉记者,有了12345综合平台以后,网格员的工作更加精准有效了。
如果说话务员要做“知心人”,那网格员都得是“细节控”。在沈阳,“12345便民热线+网格”的机制将城管、房产、卫健、水电气热等15家单位纳入网格体系,配备7766名专属网格员快速处置各类专业问题,让线上和线下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度融合,让群众的“烦心事”快速办结。
随着近年来辽宁省“办事不找关系”“一件事一次办”“只提交一次材料”等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举措推向纵深,辽宁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经营主体的数量开始递增。
为了把企业服务好,辽宁想了个“招儿”:在12345综合平台开通了企业服务“1”号键,上线“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上已有7万名服务管家为168万户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撮合、法律事务等专属服务。近期“辽事通”平台发布的调查问卷显示,辽宁省89.8%的经营主体认为这些助企惠企服务对企业和项目有帮助。
12345一直在努力
现在,辽宁12345综合平台还开辟了“随手拍”版块,群众可以随时拍摄视频或图片提交问题,相关部门会快速处置。截至今年9月,辽宁通过“随手拍”解决诉求问题15.1万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已然形成。
不仅如此,12345和“辽事通”平台已实现联网贯通、界面融合,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行业、各领域高频服务事项在线快办、跨省通办,集办事、便民、咨询、投诉等多位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已然构建。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各地相继建立了领导干部“一把手”带班接听热线制度,各行业领域业务专家进驻热线台席现场为来电群众进行答疑解惑,使便民热线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和群众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窗口。
热线“一根针”,穿起民生“万条线”。一位辽宁12345的工作人员说,希望12345成为大家微信通讯录里的一位好友,大伙儿随时随地能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找“他”办事。敢想敢为,未来可期,辽宁12345就是这样的“老铁”!
记者:郝菁、李宇佳
视频出镜:许晗
视频拍摄:徐如光、王帅、于子童、许坦
视频制作:张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