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辽沈大地寒风刺骨,但生产一线却热气腾腾。记者走进正在抢生产、赶订单的多家制造企业,触摸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脉动。
1日9时许,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船台上,缓缓移动的龙门吊发出刺耳的警报提示音。“现场轰隆隆的作业声音大,警报声是为了提示工作人员。”公司多用途纸浆船项目经理陈雪飞说,龙门吊吊装的这个船舶构件重达260多吨。
六七层楼高、225米长的船体正在“搭积木”,350名工人像采花的蜜蜂一样忙上忙下——这里是两条7.7万吨多用途纸浆船的建造现场。“去年,公司交付8条多用途纸浆船,根据最新订单,今年我们将交付11条船,几乎每个月都要有新船交付。”陈雪飞说。
1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的龙门吊正在吊装船舶构件。新华社记者郭翔 摄
船台上,公司机电工区主管陈聪脚步疾快,正在安排各点位的任务。陈聪去年参与了5条多用途纸浆船的建造,“订单多、企业好,个人的收入也就水涨船高。”陈聪说,他们今年的生产节拍是“下水一条、上船台一条、试航一条、交付一条”,流水线式建造,精细到按天排产,“而且7.7万吨的造完后,我们还要造8.45万吨的,一年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大块头”装备制造企业壮大的同时,特色小产业也是活力满满。
在辽阳县小北河镇的东北亚轻工业产业基地内,一排排织袜机线轮飞转,各色织线上下穿梭,“吱吱吱”的织袜机声中,一双双颜色各异、样式新颖的袜子堆满了塑料筐。
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北河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采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小作坊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承受环保压力。当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于2019年引进浙江一百岁集团投资7亿多元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吸引一家一户的袜业小厂集中入园,鸟枪换炮。
“这里设施、配套一应俱全,生产规模化,管理也规范化,企业只要专心研发款式就行,别的基本都不用操心。”辽阳县长青针织厂技术总监相金彪说,为了更好发展,2022年工厂搬进了东北亚轻工业产业基地。
厂房升级了,设备也得跟上。在这里,相金彪将工厂原有的手动织袜机全部淘汰,添置了98台全自动织袜机。“像去年7月县里举办‘袜子节’,企业一个季度的销量就翻了一番,没有好机器,产量哪里跟得上。”
图为辽宁木色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织袜机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红火的不只袜业。在辽宁,葫芦岛兴城泳装、辽阳佟二堡皮草、鞍山西柳服饰、沈阳沈北新区的预制菜……许多特色消费品产业都崭露头角。而老工业基地依托产业和技术优势,萌发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为辽宁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只重达两三百公斤的金属飞轮,完全悬浮在密闭空间,最高以每分钟4万转的速度旋转……走进沈阳微控飞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明亮洁净的测试车间颇为安静,只有细微的“嗡嗡”声和电脑屏幕上跳跃的数字,表明设备还在运行。
“这代表电流稳定输入和飞轮稳定运行的‘嗡嗡’声,我们听着舒心。”公司测试车间主任宋斌笑着说,公司元旦假期加班生产,仅2023年最后两天就测试飞轮20多台,实现了价值上千万元货品的交付。
沈阳微控公司是磁悬浮飞轮储能前沿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企业。伴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大自然中忽强忽弱的风、明暗不定的光,须瞬间调频才能变成稳定输出的“绿电”,飞轮储能需求大大增加。公司自2018年创建以来业绩持续增长,去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今年的在手订单接近20亿元。
“过去一年,我们获辽宁省首家装备制造业‘独角兽企业’头衔,并完成股份制改造。新的一年,公司已计划研发更高功率的飞轮储能设备,未来注定更有希望。”宋斌说。(记者王炳坤、郭翔、李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