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18 16:54:33
来源:新华网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巨轮背后的“精雕细琢”——探访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公司

字体:

  新华社沈阳6月17日电 题:巨轮背后的“精雕细琢”——探访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公司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邹明仲

  6月的大连,天高海阔,碧海流云。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一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停靠在码头,近千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货物围护系统施工。

  这艘由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自主研发、总舱容达17.5万立方米的大型LNG运输船,于2023年6月1日开工,同年12月1日铺底,今年5月27日出坞。计划明年3月首次试航,9月交付使用。

  大型LNG运输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与航空母舰、大型邮轮一同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之所以被称为明珠,是因为这类船舶建造难度大。货舱的货物围护系统,即货舱的隔离屏障和热绝缘系统,是大型LNG运输船建造的核心,需要超高的施工精度和超高的质量标准。”中国船舶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负责人毛海波说,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安装精度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到一点几毫米的量级,一丝微小的身体摆动,就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

  大型LNG运输船特有的薄膜型货物围护系统,是解决零下163℃的超低温液化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核心技术。毛海波说,4个货舱就如同暖瓶内胆一样,承载和直接接触超低温的液化天然气,施工过程涉及长度达数万米的粘连和焊接工作量,必须保证零漏点零缺陷。

  粘连、焊接等关键工序,精细度极高。中国船舶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计划工艺科科长秦明介绍,以粘连为例,部分区域粘连需要人工完成,绝缘板需要多少胶,都按面积计算而确定,同时要保证涂抹均匀,才能确保密封性和保温性,使得液化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且蒸发率低。施工时,货舱要求恒温恒湿,温度控制在20℃至30℃,湿度不超过70%。

  如此大型、精细度极高的船舶建造,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研究。为此,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设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专注于薄膜型货物围护系统的建造技术研究,以及货物围护系统专业施工人员的培养。

  在LNG综合培训中心,有着34年焊接经验的贾师傅正在验收学员的焊接作业。他打开小型手电筒,仔细查看钢板的焊接处,不时向学员指出焊接的缺陷,并在培训记录本上做好记录。根据要求,学员需要将7块一米多长的薄钢板严丝合缝地依次焊接到一起。

  培训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工序质量要求高,培训一个工人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仅是焊接就分5个阶段,而且在上岗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顺利通过才能成功上岗。

  近年来,大型LNG运输船的市场需求显著上升。为了抓住市场机遇,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于2022年正式加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的行列,2022年3月31日签订首个项目,并利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两代产品的迭代升级。“在建的这艘大型LNG运输船的设备国产化率较此前继续提升,按设备种类统计为70%,按设备价值统计为73%。”毛海波说。

  据介绍,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手持大型LNG运输船订单数量截至目前达到15艘,船期最长的排至2028年,实现了大型LNG运输船的批量设计、批量接单和批量建造。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我国造船工业正在向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将继续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为发展方向,加速船海产品制造技术提升,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纠错】 【责任编辑:唐晓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