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25 15:17:42
来源:辽宁日报

借助“达沃斯”让世界看到更有活力的大连

字体:

  2024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举办会场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本报记者 高智勇 摄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大连第八次牵手,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从冬天的瑞士雪山之巅,再次来到夏日的中国黄海之滨。8次相遇,夏季达沃斯论坛已与大连这座城市深度契合。

  大连一直与世界很近。1984年,大连被国家列入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那时起,大连就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40年来,大连从未放缓走向世界的步伐,开放不仅成为大连的发展优势,也深深融入城市气质之中。

  2007年,大连持续开放的脚步引来了回响,这一次世界主动向大连走近——世界经济论坛与大连牵手,将大连作为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创办37年来,首次在瑞士以外举办。

  2007年到2024年,从首届论坛主题“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到“未来增长的新前沿”,夏季达沃斯论坛一直试图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进行趋势预判与描述。大连从中获得了全球化的新视野,感受到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吸收了全球精英的新思维,并将其逐步内化于城市的发展构想中,融入“六个建设”,成为推动“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与新趋势同步 大连听见世界

  夏季达沃斯论坛关注的议题,往往是世界经济的热点和趋势性话题,从这里大连听见世界,与全球经济的新趋势保持同步。论坛长期关注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可持续增长,这也是大连“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着眼点。

  大连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百年“机车摇篮”——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不断迈出绿色转型发展的脚步。

  2015年,中车大连公司开始启动新能源转型工作,牵头搭建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产品平台。2019年,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中国铁路新一代复兴型调车机车FXN3D型3000马力混合动力(重混)调车机车在中车大连公司诞生,成为目前国内燃油经济性最高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2022年,中车大连公司成功研制FXD3H型电-电混合动力调车机车,进一步扩展了机车谱系。该机车通过采用“接触网+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动力组合模式,实现调车零排放、低噪声的环保目标。

  大连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3月,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三峡能源200MW/100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中成功中标,该项目是目前开工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新型储能的这条赛道上,融科储能一骑绝尘,日前入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企业榜》,成为辽宁省唯一上榜企业。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企业之一,目前融科储能占钒电池全球市场60%,电解液材料销售占全球市场90%,在产业端形成了从原材料到储能装备的全产业链开发制造能力。

  产业创新的背后是科技创新,正如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创新:势在必行。”对此,大连也有深刻理解,通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大连智慧。

  5月,在大连高新区西部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一间间高能级实验室正拔地而起——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关键设备研制基本完成,主要核心部件及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大连凌水湾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的近30万平方米实验室项目实现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实验室工艺施工;首批238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科研团队)1891名科研人才确定入驻……

  这里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前沿新兴产业培育策源中心,是大连面向未来谋划科技创新新思路、激发科技合作新动能、构建科技发展新格局最重要的高能级科创平台。

  与新视野同框 世界看见大连

  夏季达沃斯论坛是一个联通世界、共创未来的平台,大连在这里与全球精英同框,更好地被世界看见,赢得更多机会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分工与合作,将自身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不断提升大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大连在“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的过程中,呈现出开放优势的杠杆效应。

  今年3月,5A级国际写字楼大连交易广场正式开业,该项目由日本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集团下属企业投资开发,不仅成为大连东港商务区的又一个新地标,还将借助欧力士集团的平台优势,承接、转化该集团全球资源,成为大连高水平开放发展的城市会客厅。

  交易广场不远处就是大连的另一个地标建筑——作为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正是在15年前的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欧力士集团与大连结缘,并成为第一家将中国区总部设立在大连的跨国金融集团。15年后,从一个城市地标到另一个地标,大连从夏季达沃斯论坛联结世界,增加了新的开放触点,从而也将获得更多与世界建立链接的可能。

  夏季达沃斯论坛已不仅是一场会议,也是推动大连市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窗口。一方面,大连借助论坛这个大会客厅,向世界推介大连的投资环境和优势产业,让论坛成为招商引资引智的平台;另一方面,全球化企业也需要与中国资源、市场嫁接,年会则提供了这样一个接口。在历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期间,大连市推介项目、组织签约,成功建立了对接渠道,推动了多项投资合作。

  大连“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努力,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者看见,形成吸引外资的“强磁场”。大连坚持内外资一致原则,全国第四个、东北首个出台支持外商投资的地方性法规《大连市外商投资促进条例》。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拓展外资招引渠道,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依托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等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经验。

  截至目前,大连市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7万余家,存量外商投资企业5000余家,数量占全省外资企业一半以上,共有12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投资了288个项目。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合作提质增效,SK海力士、固特异、大众、尼得科、斯凯孚等企业带动了集成电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转型升级;日本财产保险、瑞穗银行、三菱日联银行推动了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欧力士、柏威年、恒隆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

  与此同时,夏季达沃斯论坛让大连一次又一次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站在展示城市品质、崭新活力、建设风貌、民众素养的最佳跑道上。

  大连“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突出滨海城市特色和国际化城市定位,散发文化时代气息,展示浪漫时尚形象。沿滨海路领略滨城山海风光、在文化晚宴上观赏中国非遗技艺、体验中医按摩、感受京剧、品味茶香……通过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的目光,“大连之美”被世界看见。

  大连“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推动海洋食材产业向海洋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海鲜预制菜之都”。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大连之夜”主题晚宴精彩亮相,小酥鱼、虾饺、脆皮牡丹虾球、烟熏三文鱼酥包、海派佛跳墙、糖醋鳕鱼块、海参炒面、中式串串香8道海鲜预制菜漂洋过海,通过千余位嘉宾的味蕾,让“大连味道”被世界品尝。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大连的契合度越来越高,大连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视野越来越宽。大连也在改变夏季达沃斯,让论坛有了更多的大连元素,让世界听到了更多的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更加自信的大连。(徐伯元 刘蕴哲 本报记者 王荣琦)

【纠错】 【责任编辑:刘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