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1月27日电 在鸭绿江口与黄海岸边的交汇处,海风与山林冷湿气流共同孕育了辽宁丹东东港市独特的草莓生长环境。
百年间,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用勤劳和智慧,将这里发展成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如今,东港草莓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东港市的一张“金名片”。
图为东港草莓种植大棚
百年传承:小院起步 规模渐兴
时光回溯到1924年,东港市椅圈镇夏家村的农民李万春在三间房李家大院种下了东港草莓的第一株幼苗,开启了东港草莓的百年种植历史。
今年50多岁的夏家村村民曲忠平回忆:“听老辈人说,最初种草莓只是为了自家食用,偶尔才会拿到集市上售卖,换点零钱补贴家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港草莓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品质,逐渐在周边市场崭露头角,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
1999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与辽宁森林经营研究所共同引进草莓新品种“红颜”,被当地人称为“东港九九”或“丹东红颜”。一经上市,便以良好的品质和口感,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至今仍然热销的果品。
这一优质品种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种植草莓的热情,草莓逐渐成为东港农民的重要经济支柱。
2011年,夏家村成为丹东地区第一个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一村一品”草莓种植示范村。曲忠平自豪地说:“一亩地有6万元的收入,一年的纯利润能达到20万元。”
在椅圈镇,像曲忠平这样的种植户还有许多。
岁月流转,如今东港草莓已发展成为东港市的“金名片”。数据显示,东港市年产鲜果超过32.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区域品牌价值突破391.6亿元。
艰辛发展:先驱破局 产业升级
东港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产业推动者的不懈努力。
“于老师,您能不能过来看看我家的棚。”每到冬季,东港市草莓种植技术专家于维盛的电话就会变成“咨询热线”。
于维盛是东港草莓种植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1974年,他建立了东港第一个温室草莓棚,开启了草莓反季节种植的新纪元。此后,他总结出的“三控”技术、“两叶一心”技术以及草莓种苗三年优选法等,极大地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东港人也在不断探索如何让东港草莓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92年,马家岗乡发起的“九二草莓大会战”成为东港草莓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时任马家岗乡党委书记的许吉德回忆说:“当时马家岗乡草莓生产面临‘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农民收入微薄。”于是,许吉德带领全乡干部整合资源,成立了马家岗乡地产果品服务公司,规范了草莓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同时积极开拓市场,与大连、沈阳等大城市的果品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这些举措显著提高了马家岗乡草莓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为东港草莓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后,东港草莓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种不断更新,品质显著提升。
品牌时代:美誉加身 电商加持
进入21世纪,东港草莓踏上了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快车道。
2004年,“东港草莓”被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东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标志的获得,意味着东港草莓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为东港草莓品牌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后,东港草莓在各类农产品评比中屡获殊荣,“中华名果”、辽宁省十佳农业品牌、全国最受欢迎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等称号接踵而至,品牌价值节节攀升,成功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果中珍品”“水果皇后”。
图为草莓分包车间
2015年,东港草莓抓住电商发展机遇,积极与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合作,开启了线上销售的新篇章。
东港市嘉优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电商负责人王佳怡表示,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但他们坚持了下来。通过电商平台,东港草莓突破了地域限制,迅速走向全国各地,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在王佳怡看来,电商的发展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促使东港草莓在包装、物流等方面进行创新。精美的包装设计和高效的冷链物流技术,确保了草莓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与美味。
展望未来:多元拓展 走向国际
目前,东港草莓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
东港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姜锡鑫表示,东港市拥有500余家草莓专业合作社、100余户家庭农场,全市10万余名农民从事草莓生产,构建起多元化生产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姜锡鑫说:“东港草莓鲜果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迪拜等国际市场,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此外,东港市还积极推动草莓深加工产业发展,开发草莓果脯、草莓酱、草莓酒等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