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学习型城市 建“大大连”
“大连在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上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效。请宣传部总结,在全省推介……”,这是省委书记闻世震在大连市委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情况报告上的批示,充分肯定了大连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中所取得的成效。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理念在大连日益深入人心,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已见雏形,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遍及城乡,有效的载体、科学的机制初步形成,学习、创新、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成为推动大连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背景回眸
在2001年5月中共大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中共大连市委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战略性地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努力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10年,大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铺轨工程”,大连市第一次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并于市委九届一次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理念在大连日益深入人心,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已见雏形,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遍及城乡,有效的载体、科学的机制初步形成,学习、创新、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创建学习型城市工作成为推动大连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实施战略性举措
《决定》下发后,大连市委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全面领会《决定》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孙春兰在全市干部会议上反复强调,21世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实质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她明确指出:在未来城市间的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就是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反应速度上要更强更快。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起“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终身学习”、“学习为本”等先进理念。要通过创建活动,来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增强城市的比较优势,增强城市新陈代谢的功能,使城市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使市委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决策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市主管部门召开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和座谈会、现场会、理论研讨会,进行全面发动和部署。围绕“什么是学习型城市、怎样建设学习型城市”这个基本问题,组织报告团深入基层巡回报告和展开市民大讨论。通过媒体宣传和新经验、新典型、新成果的推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随着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大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思路越来越明晰: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大大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突出创新发展的主题,倡导新的学习理念,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机制,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按照规划,到2005年大连市将构建起学习型城市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习型城市体系。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作为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建设学习型城市,关键是让城市的每个基层组织都活跃起来,学起来。大连市坚持从基层抓起,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奠定了学习型城市的基础。两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创建了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机关、企业、社会、村组和家庭六类学习型组织,紧密结合各类学习型组织的不同特点,通过培育示范点,进行典型引路和舆论引导,形成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市很快兴起创建活动热潮,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展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各级党委中心组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学习贯穿于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促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涌现出大连机车车辆厂、甘井子区红旗镇、中山区明泽街道等一批先进单位。围绕职能转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从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入手,以转变机关职能和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涌现出大连地税局、工商局等先进单位。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动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大连港务局、大连造船厂、大连机床集团、大显集团等一批企业的创建活动已见成效,呈现出创新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围绕提高文明程度,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和家庭活动。各区、街道整合教育资源,组织开展适合各类人群需要、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努力把社区建成“没有围墙的学校”。在中山区桂林街道、西岗区北京街道、沙河口区李家街道的一些社区和家庭,居民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展创建学习型村组活动。引导农民“干什么,学什么”,参加各种农业科技培训,掌握农业最新实用技术。农民懂得了“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的道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普兰店丰荣办事处等地,农民“求知不求神,拜学不拜庙,上网不上香”已渐成风气,出现了瓦房店市骆驼村、金州区北乐村等一批靠学习“富民强村”的村屯。
学习不仅使各类组织有了发展的活力,也使个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和发展。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的青工王亮,立足岗位自学,由一名职高毕业生成长为高级工人技师,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下岗女工赵君刻苦学习新技能,边学习、边创业,如今已成为拥有6000万元固定资产的大连东方农庄总经理。像他们这样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促进发展”的人如今在大连越来越多。
|
大连市委、市政府资询委委员们在热烈地讨
《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
|
三、创新学习载体
创建学习型城市,不是一般的读书活动,而是通过引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城市发展积蓄动力。着眼于城市中心工作和城市发展对市民素质的新要求,以及市民自我发展的需要,大连市精心设计,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学习载体,吸引更广泛的群众参与。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市开展了“与时俱进求发展,全面建设‘大大连’”的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大大连”建设,开展了“建言献策”活动,收到书面建议1700多条。围绕“工业强市”,在企业员工比较集中的28个主要技术工种中,全面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50多万员工参赛和立足岗位实践自学,提高了一线员工的技术素质。围绕实施再就业工程,在广大市民中开展了“百万市民学习创业”活动,引导市民尤其是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学习创业意识,学会创业本领。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大连市还开展了“学习外语100句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全民双学”活动,在全体市民中兴起学外语和计算机“热”。市委宣传部和西岗区委在市中心奥林匹克广场,开设了全市最大的外语角,不仅有初、中、高级英语角,还有日语角、俄语角,邀请30多名外籍教员、200多名留学生现场指导。每周五傍晚,数千市民就聚在这里练习外语会话,成为大连一道新的风景线。现在,市内各广场、公园和社区已形成百余个外语角。
各部门、各单位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也都从实际出发,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学习载体。除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机关学习日、党校轮训、岗位培训等活动外,大连市委还创办了“大连讲坛”,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纵观国际风云、博览世界经济的“窗口”。每逢“大连讲坛”开讲,可容纳千人的市委礼堂总是座无虚席,甚至过道上也站满人。“讲坛”开办一年半以来,已先后有3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知名企业家、中央有关部门和发达省市的领导应邀前来主讲,从《海尔的成功之路》到《
W TO与中国税制》、《 W TO与技术认证》等一系列专题报告,大连市数万党员干部在“刷新头脑”的同时,更加明晰了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街道、社区利用社区教育学院、社区讲坛、市民学校等阵地,根据居民学习需求,纷纷开设“小巷讲坛”、“学习超市”等,方便居民学习。
去年6月,全国首届创建学习型城市论坛在大连召开。大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专家评论,“大连在创建学习型城市上思路很广,有很多支撑点来支持。他们把创建学习型城市细化到城市的每个单元,每个社会细胞,有群体的,有个体的,不再仅仅是空洞、抽象的口号,而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很有活力的‘基因’。这种良好的‘基因’将会不断地扩张,并不断地遗传下去”。
四、盘活教育资源
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内容。大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产业,构筑多元学习平台,为市民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推进教育社会化,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共享。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社会办学机构迅速增加,达871家,每年参加学习人数达43万人次。各区(市)县积极探索教育设施共建共用模式。市区中小学将操场、电教设备、图书馆向市民开放,许多学校白天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晚上和假期则成为大人们学习充电的场所。教师下社区,市民进学堂,200多名教师和中层干部被选派到社区担任学习辅导员。甘井子区盘活教育资源,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依托电视大学建立社区学院,形成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教育网络。学院开设近30个专业,其中有本科、高职、中职教育及其他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班。
二是进一步拓展培训网络,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各单位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人事部门去年举办各种培训2000(批)次,培训总量近10万人次。劳动部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和技能培训,年培训量达11.8万人。
三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在馆内积极为读者提供高效快捷服务的同时,还创建“总馆+分馆+流通站”运营模式,把图书送到社区、送到农村,送到最需要的读者手中,市级图书流通站已达160个,年流通图书11万余册。博物馆则把自己变为市民了解市情、历史的“课堂”,文化艺术馆深入社区,寓教于乐,仅去年举办广场晚会就达200余场。
四是加大投入,加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物质保障。2001年,全市筹集资金9700余万元,用于改扩建公共图书馆馆舍。在社区文化教育设施的改造上,全市投入6000多万元,已有546个社区建起学习室、图书馆等。中山区投资300多万元,改善社区学习环境,各社区的学习活动室都达到50平方米以上。西岗区建立财政拨款与社会力量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学习型城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万元。
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的构筑中,“社区课堂”以其便利性、贴近性、实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人们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方便地学习。计算机、外语、卫生保健、美容烹饪、琴棋书画……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充实愉悦,下岗工人在这里学到了“二次创业”的转岗技能。由于学习内容完全是“超市自选”,人们学以致用,兴趣大增。
五、明确创建目标
随着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的不断深入,学习力在大连正转化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转化为现代城市管理的新的理念,形成城市文明特有的品牌。
通过学习,大连市委、市政府在发展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直面竞争、对比差距,在学习中不断寻求观念的转变和思路的创新。2001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并实施做强做大国有经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港兴市,推动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举全市之力支持先导区发展等一系列新思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些工作思路的形成,无不凝结着学习思考、创新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崭新的机遇。面对城市间新一轮的激烈竞争,2002年12月,中共大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大大连”、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大连的发展空间更广,综合实力和服务功能更强,产业集聚度和扩张力更大,城市环境更美,市民素质更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句话,把大连做强、做大、做富、做美。“强、大、富、美”的可持续发展,植根于不断提高的城市素质和城市创造力。
六、增强创新能力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成果集中表现为城市文明特有品牌的形成。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旗帜、形象和标志,它的灵魂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融入到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之中,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先进文化的引导和支撑。要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丰富城市特有品牌的深刻内涵,使城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富有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建设学习型城市贵在创新、重在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城市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进一步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等新观念,用观念更新带动城市整体创新。同时,要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与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指导创新的实践,形成“干部能创新、市民能创业、农民能致富”的良好氛围,实现城市新的更大更快的发展。
建设学习型城市抓住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整体上提高人的素质,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素质决定着城市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学习型城市,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实现现代化这个目标,把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使学习由个人行为变成组织行为,由提高个人素质变成提高城市整体素质,由树立个人形象变成树立城市形象。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竞争力,塑造文明、良好的城市形象,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大连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并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增强城市活力、壮大城市实力、建设城市文明、树立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这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选择。
两年来,大连市通过创建学习型城市,注入了通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推动了各级党政机关的职能转变,使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创建中国北方最佳投资城市,推行电子政务等一系列举措,正在不断将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竞争力,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振兴大连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大大连”。
目前,大连市上下正兴起一股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工作效率,创建一流的投资软环境热潮。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将大连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过两年多“学风”的浸润,多学一点知识,多学一门技能,如今在滨城蔚然成风。企业里,学习文化知识和岗位练兵,成了工人们业余时间的“主打课目”;在社区和家庭,一块块“文化绿洲”生机盎然,形成崇尚学习、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农村,一大批农民把注意力转到学习致富的本领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为本、终身学习,正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编辑/夏富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