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2月28日电
“我刚来农村办养殖场那阵子真是吃了不少苦,曾几次发誓今生再也不到农村来遭罪,可转念又想,我是下岗后主动跑到农村来创业的,而且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后半生的寄托,干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下乡“上岗”3年后,52岁的下岗女工刁春华在开原市松山乡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养殖场。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双眼潮红,感慨万千。
记者问:“你是城里人,下岗后偏偏选择到农村创业,你觉得与当地农民比自己有优势吗?”思忖片刻,刁春华很是自信地回答:“与当地农民比,我最缺少的是经验。但我有思想、有文化,能尽快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东西;其次,我能吃苦,肯出力;再次,我的社会关系比当地农民多一些,这样,农产品就容易打开销路。”对刁春华提出的这个问题,记者也曾向数位到农村就业的下岗职工发问,而他们的答案与刁春华的回答几乎一致。
为什么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干不过“半路出家”到农村开发第一产业的下岗职工?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准的差距便是主要原因之一。周光辉1995年从西丰县针织厂下岗后,便与妻子一起下乡开发花卉种植业,现已创办了一个辽北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不仅自己实现了就业,还安置了14名下岗职工。回首自己走过的养花致富之路,周光辉总结出3条经验:一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二是现代化设备与高科技管理衔接,购买了多功能的电脑设备,并通过国际互联网了解花卉业的发展动态、鲜花价格信息和种苗供求信息;三是将生产与学习紧密结合,订阅了《中国花卉报》等报刊、书籍,不但自己看,还定期组织大家共同学习,以求不断掌握新技术。
开原市庆云堡镇高家窝棚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忠讲了这样一件事。农民有句口头禅:“家值万贯,带毛的不算。”意思是说,靠养猪、养鸡挣钱,风险太大。他们既怕畜禽得病死了,白搭本钱,又怕真的养殖成功,市场价格无法保证,结果亏本,因此多年来没有一户村民敢大批养猪、养鸡。开原市化肥厂下岗职工李延章到村里创业,投资7万元修建了320平方米的猪舍,当年买了30头母猪,第二年产仔猪320头,当年出栏,收回投资3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现在已有养猪大户16户,养猪达2000多头,有养鸡户26户,养肉食鸡和蛋鸡2. 8万多只。王志忠对近几年到村里就业的21户35名下岗职工的评价是:这些人有知识,有开拓精神,见识广,竞争意识强。他们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新观念、新科技,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创业艰难百战多。”记者在采访时,下岗职工都说,他们到农村创业往往要比当地的村民付出更多的艰辛和代价,而这又恰恰成为他们积累的一笔精神财富。刁春华伸出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告诉记者,刚到农村时,自己搬石头砌墙,天冷双手冻出一道道血口子,疼得钻心。她又指着自己左眼眉上的一块伤疤说,那是牛到地里吃庄稼,她去赶牛,结果被牛将头顶破。苦也吃了,罪也受了,在几度难以承受的情况下,刁春华硬是凭着坚定的信念挺了下来,她说:“事实表明,人下岗不可怕,信念若‘下岗’才可怕,只要有信心就会有希望。”
下岗职工能在农村得以施展才干,这也与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开原市把各乡镇吸引下岗职工到农村就业作为考核乡镇领导班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与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责任状,各乡镇还制定了吸纳下岗职工就业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下岗职工到农村就业累计达到2403人。开原市松山乡党委书记张宏学认为,农业生产要发展,只靠传统的土里刨食不行,必须要有新科技,要有掌握新科技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去找?城里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下岗职工即是。张宏学说:“凡是来乡里落户的下岗职工,我们都视为人才,因为他们不仅是农民转变观念、学习技术的榜样,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富裕。”基于这种认识,松山乡全力以赴为每一位前来创业的下岗职工排忧解难,支持他们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改革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当广大农民走出乡村到城里寻求发展空间的同时,在辽宁省,有4. 1万下岗职工告别了城市,带着资金、技术、信息,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到农村开发第一产业,进行新一轮创业,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新思维改变着农民的传统观念,实现自身再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
(《辽宁日报》记者赵乃林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