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2月28日电
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同样的投资额,工业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大企业的5倍。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李翔介绍,“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挑战。他建议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将扩大就业作为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对于安置困难就业
群体数量较大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失业问题已成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
从1998年到2000年累计有1300多万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新增5200万以上,每年还要新增加500万—600万人。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达到了1.5亿人以上。城镇新增劳动力、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失业人员、进入市场的下岗职工、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交汇在一起,城镇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
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力军
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工业产值,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同样的投资额,创办工业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大企业的5倍多;以同样的产值计算,小型工业企业使用的劳动力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9倍。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提供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从1979年到1999年工业部门和服务业新增的2.5亿从业人员,85%以上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中实现了就业。
在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仅2000年一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就安置下岗职工250万人次,约占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的70%。
社区服务吸纳下岗职工条件最好
为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政府采取了税收政策优惠、提供创业培训、简化开办手续等措施。随着社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功能的加强,社区逐步成为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创办中小企业的新的热点区域。这些中小企业以社区为依托,以从事社区服务为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社区,成为解决社区成员就业的主要渠道。以上海为例,到2000年底,上海的非正规劳动组织已有8000多户,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已有几百家发展壮大成为中小企业。
(《经济日报》陈燕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