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秧歌 辽宁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农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镇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队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扮女的,又叫“包头的”),一个“下装”(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组(两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队中“头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头棒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队的领头带队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只他一人没有“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队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秧歌队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猪八戒、孙悟空等。秧歌队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后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装,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无论城乡都是只扭不唱。
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受到东北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喜爱。它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形式,迄今大约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它的音乐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河北梆子等曲调而构成,高亢火爆,亲切动听。它的舞蹈是来自东北大秧歌,并吸收了民间舞蹈及武打成份,以及耍扇子、耍手绢等技巧。总之,二人转的表演特点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大致可分为3种。最主要的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如《西厢》、《兰桥》。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如《洪月娥做梦》。一种是演员以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如《包公赔情》。 二人转的音乐唱 腔极为丰富,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常用的有五六十支,主要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非常丰富,计有三百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近几十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作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欢迎。 辽南皮影戏 皮影,又名“灯影”。辽宁皮影最盛行、最普及的时期是民国年间,全省大部分县城均有皮影戏。其中岫岩、盖县、康平、海城、凌源、朝阳等县更为普遍。每个影班一般由7-9人组成,他们都是农民出身的半农半艺者。演出剧目的内容大都是神话及历史故事,经常上演的有《杨家将》、《大隋唐》、《封神榜》、《群仙阵》等四五十个剧目。经常演出连台本戏,最长能演半个月。新中国成立以后,皮影戏的艺术水平有很大提高,首先是搜集整理旧影卷,剔除封建糟粕,取其民主性精华;其次是将原用油灯照影,改为电灯照影。到20世纪80年代,各县农村仍有皮影戏演出,但演出已渐渐减少。 皮影的脸谱、身谱、大彩和小彩的制作,都是在刮薄的驴皮上进行雕刻并施以彩绘。唱影时,在观众前面立一块屏幕,在屏幕后面点亮影灯,灯光照在紧帖屏幕的影人和场景上,再配以锣鼓弦乐和词调,达到唱影效果。拼杀打斗,艺人操纵与影人相连的手条可以使影人完成丰富的动作。脸谱是驴皮影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王帽纱帽谱、反王札巾谱、文武生花脸谱、神头妖精谱、文武花旦谱和帅盔札巾谱六大谱系组成。每一个戏班都持有三百多种脸谱。驴皮影脸谱具有明确的传统风格。观众可以按脸谱形象变化,辨别剧中人物的官位和忠良善恶,是可与京剧脸谱相媲美的独成体系的民俗艺术。 驴皮影脸谱及身谱的制作要经过十个步骤,分别是杀宰毛驴剥取驴皮;药水卤制去水分杂质;晒烘干燥压平;刮成半透明薄片;描绘制片;雕刻修形;调绘色彩;刷酮油;整压定型;手条、肢节及配具的拼合。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在辽南,大的戏班都持有龙影和凤影两套驴皮影。凤影档次高,皮质薄,透明度好,雕刻线条精巧细致,人物脸谱造型丰富多变,彩绘内容复杂,宜近前细品;龙皮影质厚,雕刻线条重而简明,彩绘简单明了,演出时结实耐用,宜远处观赏。 辽南影调戏 辽南戏是辽宁省最年轻的剧种。它是在流行于辽南盖县为中心的皮影戏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故称“辽南影调戏”,简称“辽南戏”。它改变以皮影人在影窗上操纵表演的形式,由演员代替皮影人登上舞台,成为一个新的地方剧种。 在音乐曲牌方面,除了继承盖州皮影的曲牌,又广泛吸收辽宁的民歌和鼓乐牌子曲。创造了〔反调〕、〔水连珠〕、〔节节旺〕、〔干龙松〕等曲牌。辽南戏的伴奏乐器比较丰富,以四弦为主,有扬琴、三弦、高胡、琵琶、管、笙、唢呐、板胡等配合。据初步统计,目前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及盖县辽南戏剧团,共保留了60多个剧目,主要有《借年》、《逼嫁杀店》、《宫门断鞭》、《龙风镜》、《花打金刚》、《卖艺访友》、《走天鉴》、《挡马》、《包公赶驴》和现代戏《花为谁开》、《红花岗》、《邻居》、《真情假意》等。 喇叭戏 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辽宁海城县一带的地方戏剧种。主要伴奏乐器为唢呐(即喇叭),故名海城喇叭戏。喇叭戏落脚生根在海城牛庄。清初,牛庄地方水陆交通发达,商业兴旺,外地民间艺术及艺人大多在那里落脚演出。喇叭戏在剧目、唱腔、表演等方面都吸收了外来艺术精华,因而它的内容日趋丰富,艺术水平日见提高。牛庄商号以山西人为主,喇叭戏传统剧目《王婆骂鸡》、《冯奎卖妻》,都吸收了山西梆子的特点,在唱词上运用了山西方言。传统剧目有《小上坟》、《红月娥做梦》等。喇叭戏在唱腔和乐队伴奏等方面进行革新,突出了唢呐的风格。到清嘉庆、道光年间,海城喇叭戏已发展为较成熟的民间小戏剧种,遍布全县各方,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民国初期,由于评戏兴起,喇叭戏逐渐衰落。 1948年海城群众欢庆解放、土改,编排海城喇叭戏节目在街头宣传演出。1953年,喇叭戏著名艺人高德震等演出的《王婆骂鸡》参加东北地区戏剧汇演,高德震荣获表演一等奖,剧本改编奖,这个戏由省、市、县广播电台播出。高德震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及辽宁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合作,整理了一些传统剧目,如《王婆骂鸡》、《梁赛金擀面》等,创作了《夸庄稼》、《借驴》等剧目。1980年,海城成立专业海城喇叭戏剧团,年底解散。此后,仍有十几个业余剧团演出喇叭戏,他们活跃在牛庄、耿庄、八里、南台等地。南台剧团排演的《借驴》等剧目在参加省、市、县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 满族秧歌舞 满族秧歌舞,俗称“鞑子秧歌”,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广为普及。 在很久前,满族每逢上元夜或遇有喜庆之日,便官兵一致,军民一体,同行歌舞,“舞毕而歌,歌毕再舞,达旦而已。”此种娱乐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队秧歌少则几十人,多则超百人,参与者多,观看者众。在农村每年春节都办秧歌,从正月初六一直扭到正月十六,很受百姓欢迎。 满族秧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还具有明显的内容。初起的秧歌多系表演渔猎、耕织、商、工等生产形象。努尔哈赤起兵后,逐渐涵入了军事内容,整个秧歌大队摆出练兵习武、驰骋征战的阵势(也叫阵式)。反映生产和军事的阵式有二十八种,即:“龙门阵”、“长蛇阵”、“六合阵”、“八卦阵”、“葫芦阵”、“五雷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五股穿心阵”(即五股穿心斗)、“双龙盘玉柱”、“盘肠阵”、“二龙吐须”、“八卦阵带十字梅”、“长沙阵”等。 流传在新宾地区的地秧歌,源于满舞。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满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满汉经济、文化互相融合,尤其是民间艺术交流频繁,使满族的民间文艺活动也具有较浓的汉族色调,但在新宾的广大农村,其满族秧歌的内容、形式与表演技巧仍不失满族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勤于生产,俭于生活的基本风格。 评剧 评剧起源于河北东部的莲花落子,后发展成“唐山落子”。 宣统元年(1909年),评剧奠基人成兆才带着自己办的庆春班来到奉天,在全盛茶园一连演了三个多月,随后又去铁岭等地演出。成兆才对辽宁的“蹦蹦”一旦一丑的歌舞琪形式进行改革,吸收了京、梆表演的精华,变成多人演出的人物戏,发展了“唐山落子”。之后又有孙洪奎率“洪顺戏社”在奉天演出“唐山落子”,主演有张凤楼、碧月珠等,演出剧目有《王少安赶船》、《花为媒》等。 民国8年(1919年),沈阳遭水灾,军阀张作霖把在哈尔滨演出的警世戏社请到沈阳,为救灾义演一个月。主演有月明珠(任善峰)、金开芳、金开和、金开亮,演出《马寡妇开店》、《桃花庵》等。进入20年代后,直隶当局限制落子演出,而张作霖支持落子演出,因此一些有影响的落子班社都来到沈阳,使“唐山落子”在沈阳地区迅速发展。 民国17年(1928年)后,辽宁地区的落子艺人把东北小调等民间说唱艺术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唱腔和表演里,形成了具有地方风味的、新的艺术风格的“奉天落子”。它不同于京、津落子那样细腻、舒缓,而是泼辣粗犷、热情奔放、节奏明快,凭一气贯通的大段唱取胜,所以又称“大口落子”。“奉天落子”早期的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评剧皇后”的李金顺,她与郭子元组成元顺社,在哈尔滨、沈阳等地演出,唱腔清新悦耳,声情并茂,别具风格。高景山在沈阳开办“复盛戏社”,由主演芙蓉花带队进京演出,公开打出“奉天落子”的旗号,演出《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李香莲卖画》等剧目,连演三年而不衰;之后,又到上海、南京、汉口等地演出。 民国18年初沈阳的《新民晚报》曾称奉天落子为评万里。从此,评剧之名得到社会承认。当时的主要女演员李金顺、筱桂花、刘翠霞、芙蓉花被观众誉为评剧的“四大名旦”。 新中国成立后,在省文化部门领导下,评剧演出团体渐趋正规,评剧事业日益发展繁荣。 京剧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永胜和梆子班部分少年演员投奔旅顺水师营清毅军,以演出河北梆子为主,兼演皮簧剧目。至此,京剧传入辽宁民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后,河北梆子演员兼习皮簧者日益增多,舞台上出现了梆簧“两下锅”的演出形式。在辽宁最早演唱皮簧的演员有小桂凤、小紫合、杨品卿等,演出剧目有《文昭关》、《黄金台》、《三娘教子》等。光绪二十一年永胜和散班后,程永龙以演出皮簧《铁公鸡》、《过五关》等驰名辽宁,成为辽宁第一代京剧演员。后程永龙又与路三宝等皮簧演员在大连演出。旅顺水师营宋庆主办的“双合班”于沈阳长发园和新发园演出皮簧,专演皮簧的福顺坤班(桂亭、顺卿、福宝等)于营口演出,童伶赵树樵与其姐明月珠唱红于安东。他们演出剧目有《九更天》、《金沙滩》、《临潼关》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后,辽宁各地相继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外埠来辽宁献艺的班社和流散艺人日益增多。同年,在沈阳演出的有何月山、苏月楼、程永龙等,演出剧目有《铁公鸡》、《四杰村》、《古城会》等。宣统二年(1910年),在安东演出的有小福仙等。宣统三年在大连演出的有盖天红、小桂花、徐德宝等,演出剧目有《草桥关》、《辛安驿》、《三江口》等。民国11年(1922年),张学良在沈阳时,把沈阳哈尔滨的京剧名伶芙蓉草、张玉亭、贾玉峰、程永龙等聚集在沈阳办堂会,演出剧目有《贵妃醉酒》、《艳阳楼》、《古城会》等。张作霖50寿辰,从北京邀请名角梅兰芳、余叔岩、程砚秋等,演出《霸王别姬》、《击鼓骂曹》、《红拂传》等剧目。民国14年2月,大连永善茶园邀请欧阳予倩演出京剧《人面桃花》、《卧薪尝胆》等剧目。民国14年3月,锦州名角艾月楼、张庆元演出《金钱豹》、轰动关内外,以后外来名伶有“到锦州不演金钱豹”之说。 民国时期,随着京剧演出的兴盛,辽宁各地出现了一批编写京剧剧本的人才。他们有的是主演,有的是琴师,有的是教师。如安东武乐璞编写的《芙蓉花下死》、郭玉昆、李长哨编写的《八仙斗白猿》等;唐韵笙也自编自演《好鹤失政》、《二子乘舟》、《驱车战将》、《闹朝捕犬》等。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地区的京剧逐步发展兴旺。
民间舞蹈太平鼓 舞具为一种有柄的单面鼓,形同蒲扇,用铁为框,蒙以兽皮,柄下缀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上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边舞边打。 《太平鼓》主要流行于北方各地,明清盛行。东北地区叫“单鼓”;安徽淮北地区叫“端贡鼓”、“喜鼓子、;甘肃、宁夏、陕西地区叫“羊皮鼓”,带有巫舞性质。北京民“迎年鼓”,生到旧历10月以后,城内各街巷,儿童三五成群,互击太平鼓,咚咚鼓声,随处可闻。 “太平鼓”的舞姿健康朴实,乡土气息浓郁,演出形式活泼多样,乡土气息浓郁,演出形式活泼多样,人数不限。击鼓节奏复杂多变,鼓点短促清晰,骤如“爆豆”,随着律动,舞者腰间的响铃、鼓鞭上的铁环,铿锵作响,清脆悦耳。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打鼓边,敲手柄,手敲鼓,左右摇铁环,上下颠铁环等等。鼓在舞者手上,或旋转,或抛起,有时两手各耍一鼓,花样繁多,变化无穷。解放后,流传各地的《太平鼓》,除掉封建迷信的灰尘后,它那健康优美的艺术光彩更为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