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鞍山,曾经是红云满天,污染严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就在人们为老工业基地的衰落而扼腕叹息时,鞍山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近日,鞍山市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成为东北地区第二个国家卫生城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辽宁省鞍山市“四城”同创奔小康。与时俱进,踏实实践三个代表,老工业基地再现青春活力------

新华网辽宁频道    策划:陈孟阳   采写陈光明    编辑/制作:王超 韩奇峰

  鞍山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南临大连,北接沈阳,是东北第五大城市,人口344万,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国五十强之列。进入新世纪以来,鞍山市确立了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优秀旅游名市和先进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树立了“经营城市”和建设“绿色鞍山”的理念,实施了“谋划大事、破解难题、深度推进”的创新工作步骤,推动鞍山经济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9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32.6亿元,增长14.1%。近几年,鞍山围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参加了国家组织的高等级城市创建活动

           

成功创建全国先进文明城市

    2002年10月29日上午9时,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议大厅花团锦簇,乐曲昂扬,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中央文明委命名鞍山市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高楼林立 绿树成荫的新“钢都”映入眼帘


    如今的鞍山,市民们谈论得最集中的话题就是城市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摩天大楼竞相争辉,通衢大道纵贯南北,立交桥飞架东西,构成了雄伟壮丽的景观。外地朋友一到鞍山,就可以领略到迷人的风姿,站前广场、胜利广场、二一九公园广场,有机相连又各自独立,呈现出极具个性的魅力,尤其是特色雕塑给人以力与美、激昂与奋进的享受。入夜的鞍山更是华灯千树,美不胜收。在东北享有盛名的二一九公园休闲胜地,去年起对社会实行免费开放,鞍山市民可以随时去游览和享受。而今,鞍山完全以一派文明大都市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鞍山城市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居民用水普及率达99.5%,城市用气普及率达到了99.2%,公交车运营线路网长度达379公里,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5平方米。


    与雄浑的城市外观相对应,鞍山人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三年创城攻坚战的过程就是全市人民完成一次文明洗礼的过程。去年先后有10多次、300多名各界群众向全市发出了倡议。去年九月为辽宁省九运会在鞍山成功举办,一位市民自费购买了200套衬衫和领带,请市长转赠给出租车司机。塑造鞍山流动窗口的崭新形象。一家私立外国语学校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出租车司机和导游。73岁的离休老教师张运丰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了《公民道德歌》,在《鞍山日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而今,自觉奉献已成为鞍山人的自觉行动。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已达10万多人,其中“110”拥军服务小分队、房产系统肖太成服务小分队等已成为群众口碑传诵的名牌。特别是出租车司机自觉组成的“爱心联队”和“互助联队”,实行了包括对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服务的系列服务,成为展示鞍山形象的窗口。前年他们组织了8辆出租车到北京声援申奥,去年又在全市出租车服务中实行了中英双语服务,有力地提高了文明服务的文化含量。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记者来鞍山采访,在出租车上遗忘了钱物,没出几个小时就完璧归赵,他们不由自主地赞叹鞍山市民的高素质。

辉宏盛大的“省九运”开幕式景象


    近年来,鞍山的先进人物和集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人革新家”李晏家、“模范村党支部书记”潘兆魁、“小巷总理”张秀芬、“钢城徐虎”肖太成、“城市美容师”王素杰、“优秀人民警察”冯志国以及带领众姐妹再创业实现再就业的“妈咪贝贝”家政中心的刘伟、小铅笔编织社的焦素彦等先进人物都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分别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和赞誉。作为鞍山市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独创和品牌,厂风、院风、家风等“八风”被不断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学习、赶超、争创活动如火如荼。鞍山市在全国首创的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牵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巨大的窗口,一门受理、一口对外、一口说清、一口收费、一条龙服务、一班人联合勘察,为各类企业和群众服务,办事效率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9.6%,中央、省、外市地前来学习考察人数达500多人次,鞍山的经验被中央有关部门认为是主导模式。


    与此齐头并进的是优良社会秩序的保持。近2000个治安联防队活跃在全市的大街小巷。几年来,共涌现出见义勇为、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先进人物500多名。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800多人,提供破案线索2000多条,帮助政法机关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800多起。


  鞍山市的文化、体育建设也成绩斐然。去年秋成功举办的辽宁省第九届运动会,淋漓尽致地展示出鞍山的综合实力、文明风采和热情的气魄与胸怀。一批作品荣获全国和省“五个一”工程奖,标志着鞍山的创造表演和组织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鞍山健身健美中心及市体育中心的建成,使鞍山市体育设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喜摘国家卫生城市桂冠

                          
    2002年12月16日,对鞍山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鞍山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继大连之后东北三省众多城市中仅第二个摘取“国家卫生城市”桂冠的城市。经过十年的不懈艰苦努力,鞍山人终于如愿以偿了。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在鞍山市开展10年时间,其间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山碧草掩映下的体育健身健美中心


    近10年来,鞍山市共投资98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第二污水处理厂、羊耳峪垃圾处理厂等重点环境设施。新建和改造道路24条,实施了大规模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安装新型路灯1.57万盏,城区绿化面积达到4656.13公顷,公共绿地1096.75公顷。


  鞍山市的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382条道路清扫保洁率达100%,主次干道卫生达到了“七净六无”标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袋装化普及率达90.6%,清运率达100%。公共厕所消毒率达100%。除“四害”工作全面达标,先后获得省灭蚊、灭蝇、灭蟑、灭鼠先进市称号。鞍山市参加历年省组织的“清洁月”、“绿叶杯”竞赛活动均位居前列。


    鞍山市城市环境保护成绩显著。以鞍钢为重点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市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9.8%。生活污水处理率从创建前的3.7%提高到现在的4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创建前的86%提高到现在的100%;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99年的32.04%提高到现在的35.1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56平方米。2002年城区大气环境悬浮颗粒物日均值为0.285毫克/立方米,大气质量有70%以上天数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鞍山市的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无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食源性疾病发生;无生活饮用水质污染及其它公共卫生污染事故发生;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计划免疫各类疫苗全程接种率均达到98%以上,全地区连续11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肺结核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先后被评为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结合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新落成的鞍山市体育中心雄美而又充满个性


  目前,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渗透到鞍山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卫生知识普及率达100%,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和65%以上,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市二级以上亿元健康教育达标率100%,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全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城市取缔了烟草广告。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6.42岁。

 

 

跨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昔日老钢都,今天竟成为海内外一些游客的首选旅游的好去处。坐落在鞍山市市区东部的玉佛山风景名胜区由玉佛苑、二一九公园、东山景区、动物园、游乐园等景点组成,因世界最大玉佛坐落于景区之内而得名。融玉文化、佛文化为一体,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共存,北方特色与南国园林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玉佛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的旅游景点,东北最大的二一九公园素以真山真水闻名遐迩,在北方景区中独树一帜,东山景区占地面积16.42平方公里,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23座山峰连绵起伏、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植被覆盖率达93.3%,为鞍山的“城市之肺”。2002年,鞍山市接待境外旅游者4.5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外汇3180万美元,同比增长20%;接待国内旅游者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内旅游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7.4%。

“第三届中国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隆重热闹


    已开工建设的旅游项目多。2002年度鞍山市开工建设的旅游项目共有9项,分别是亚洲最大的温泉疗养院汤岗子“龙宫”温泉改造、中国北方梅园、海城市仿古文化一条街、中国国石岫岩玉雕博物馆、岫岩东洋河水上乐园、东北首富县级市海城河改造和带状公园建设、东北名山千山千瑞宾馆改造等。


    投资额大。9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3.28亿元人民币,其中国石岫岩玉雕博物馆投资额达5.1亿元。投资渠道呈现多元化。投资方有外资,有域外中省直单位和国有企业,也有本地集体、民营企业。


    2002年鞍山市旅游业内也加快了产品更新改造升级换代工作,千山风景区完成大佛景区改扩建设和天上天景区、天应宫的建设;玉佛山风景区修整了东山风景区道路,完成了瞭美塔及周边设施的修缮和儿童宫的建设;岫岩药山正式晋升为“AA”级旅游区,清凉山晋升为“A”级旅游区。此外,鞍山市旅游商品开发工作也迈上新台阶,国石“岫玉”在全省旅游商品评选会上获得了“辽宁省十大旅游商品精品”称号,台安柳编获得“优秀旅游商品”称号。


    宣传上品位。全年投入近200万元,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卫视和北京、吉林、黑龙江电视台播出鞍山旅游广告;在《中国旅游报》等影响较大的报刊杂志刊登专版;在沈桃高速公路上设置2块大型户外广告牌;对鞍山旅游网站进行改版建设;去年四月“千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了“百家旅行商洽谈会”,与北京和平国旅等12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200多份互换客源协议。

瑰丽的建筑 秀美的山色 鞍山玉佛山闻名遐迩


    促销有特色。去年8月、11月,鞍山市旅游局先后组织各旅游企业分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韩国、日本等地,进一步开发海外客源市场。3月和7月,市旅游局开出“旅游大篷车”,奔赴山东、江苏等6省13座城市和省内9座城市,行程12000多公里,签订引进客源协议1200多份。


   “万名市民游鞍山——环城之旅”使鞍山市各界代表和市民12000多人感受到了鞍山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变,激发了广大市民游鞍山、爱鞍山、建鞍山的热情。


    去年春季“第三届中国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和首届“中国鞍山玉佛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丰富了鞍山市旅游文化,提升了鞍山市旅游业的知名度。


    “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来鞍山旅游者分别创历史同期新高。两个黄金周,以旅游专列和旅游包机形式出现的各地大型旅游团队纷纷抵达鞍山市,“两节”共接待旅游者91.2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5.4亿元人民币,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岫岩、海城和千山区的绿色生态之旅、购物之旅及农事之旅受到各地游客青睐,成为鞍山市假日旅游市场的一大新热点。

巍峨险峻的千山享有“辽东第一名山”的美名


    去年以来,鞍山市对旅游市场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景区附近非法倒票、欺诈游客、强买强卖行为,同时对全市旅游景区住宿、餐饮、卫生、物价等方面的秩序及导游员、旅行社市场全面进行整顿。组建了“鞍山市导游管理服务中心”,对导游员实行计分制考核管理。加大各类培训和评比的工作力度,全市共有29家饭店55人参加培训后通过考试获得酒店经理资格上岗证书持证上岗。培训导游500多人,开展了“十佳导游员”、“十佳服务员”评比活动。新发展星级酒店5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2家、旅行社9家,安置5000多人就业。


 


蝉联双拥模范城

    鞍山市的双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和全省的前列,连续三次获辽宁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两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鞍山市竭尽全力做好双拥工作,使双拥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在去年春节走访期间,市领导了解到驻鞍某部建指挥中心缺少资金,当即决定出资50万元予以资助。据了解,仅一年来,从去年9月至今,市主要领导亲自敲定的无偿支持部队建设大项目就达16项,金额高达800多万元。

高速公路贯通四面八方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意识。鞍山市请来专家做国防教育报告,从鞍山走出的“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叶景林事迹报告会使市民们受到深刻的教育。每逢重大节日举行军地升旗仪式,作为对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去年“八一”期间,鞍山市政府在烈士山公园隆重举行了驻鞍空军某部向市民捐赠飞机仪式。铁东区投资38万元为这架功勋卓著的战机修建了停机坪,并刻写了碑文,为鞍山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场所。


    加强科技文化拥军,不断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鞍山市先后投入1220万元用于优化部队科技练兵环境,完善部队教学设施。先后资助4支部队新建了电教馆,为3支部队新建了指挥中心,为2支部队新建了训练场,向驻鞍部队赠送220台微机,20万册科技文化图书,还向部队赠送了数码相机、空调等设备。努力培训军地两用人才。举办微机、英语、现代人才等培训班30多期,为部队培训了现代科技人才500多人,军地两用人才3000多人。为了使科技拥军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鞍山市还投资150万元建立了鞍山市退役士兵就业服务中心和军地共育现代科技人才培训中心。


    积极开展各类拥军优属活动,着力解决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去年,市委、市政府又出资200万元帮助两个驻鞍部队建设了副食生产基地,目前已投入使用。9月份,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妥善安排驻鞍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就学的意见》的规定,在择校和录取等方面对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给予很大的优待。此外,鞍山市还对现役军人及家属实施免费法律援助,军嫂不下岗的问题也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去年鞍山市为“三老”新建的60户住房已全部竣工。鞍山市还在全市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金及保障金使用管理“绿色通道”制度,使“三老”治病费用人均翻一番,达到了660元。一年来仅市支付的医疗保障金就达30多万元,较好地解决了“三老”治病难问题。


    鞍山市努力做好现役军人和家属的优待工作。军地领导亲自给“德艺双馨”艺术家叶景林的母亲送去慰问金,去年国庆节市领导又亲手将一套118平方米的新房钥匙交到叶妈妈手中,让英雄的母亲住上了新居。

优美的环境吸引海内外的商家来此投资兴业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在鞍山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拥军、爱军的同时,驻军各部队也大力支持地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市政设施建设中,驻鞍部队自觉服从经济建设大局,让地、让路,宁愿牺牲自己利益,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在鞍海路、鞍千路、胜利路、219路和胜利广场、立山广场的改造中,部队要人出人,要车出车,要地给地,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驻鞍部队先后出动10多万人次,参加鞍山的美化、绿化、净化和亮化活动。去年春季,某部出动数千名官兵,在沈大高速公路鞍山段植树50多万株。


    驻鞍部队积极参加社会扶贫救助活动。市消防支队参与救灾救助活动163次,挽回损失近千万元,并为群众办好事600余件。他们还常年坚持资助台安、岫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200名。驻鞍部队为帮扶对子送米、送面、送油、送资金、送技术,使这些优抚对象基本摆脱了贫困。他们还为驻地4所学校义务修操场、粉刷楼舍,向学校赠送文体器材,捐款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去年以来,全市驻军各部队向贫困群众捐款50多万元,捐物折款50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谈及鞍山未来的发展,市长张杰辉说,鞍山要围绕工业强市、工业立市做文章。要建立三大基地:一是钢材板材生产基地,二是纺织工业基地,三是食品饮料基地。鞍山要建成辽宁南部商业和物流中心,并按照优秀旅游名市的要求,把鞍山建设成为北方旅游名市之一。城建方面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世界健康城市。张杰辉还特别强调,要和沈阳、大连一道,第一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让鞍山老百姓早日享受到富足的小康生活。鞍山人正以创造者的姿态迈向明天,这个城市的前景将更加辉煌!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