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的商场 |
|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
今年五一期间,《人民日报》一篇题为“端午节将成为外国文化遗产?”的报道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该报道称,近日东北一位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来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面对一项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有可能被别国申请为文化遗产,国内反响强烈。湖南省岳阳市迅速掀起“捍卫”端午节行动。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交流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也曾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周和平向媒体透露,目前中国正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遗产。
无论某国是否真要把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民俗专家更为忧虑的是,对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认知,恐怕不是光靠“申遗”所能恢复的!
我国传统的节日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专家指出,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
同样,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也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
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痛心地说,“中国的端午节、清明节等很多优秀的传统节日都已被慢慢淡化了,现在很多青少年并不知道这些节日该怎么过,商家炒作洋节,孩子们也就跟着过洋节。咱们自己的民族节日首先需要保护,然后才是申报。”
“比如像端午节这样的多民族全民节日,多年来报纸书刊过分片面地强调其特定的内容,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的功利目的。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