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公立医院的改制在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不约而同提出三大问题,改制是否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医院改制后政府如何监管?医疗公益性如何体现?
瓦房店市在改制过程中,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采取了向医院内部优先出售的原则,并对原法人代表购买医院资产实行优惠15%的政策,同时,在一些医院无法一次性拿出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还允许医院法人代表先办转让手续,然后以医院资产抵押贷款。这样,有的医院院长仅以几十万元就“买”下了总资产达数千万元的医院。
这种“协议转让”做法引起人们的质疑。一些医护人员说,公立医院经营困难可以卖掉,但有的医院发展这么好,也很便宜就卖了,这么大笔的国有资产协议出售,为什么不公开拍卖?优惠院长15%,1000万资产就优惠150万元,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种做法有什么法律依据?
公立医院改制对政府管理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瓦房店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涛说,改制前,卫生行政部门是公立医院的“总院长”,掌握着医院的人、财、物,院长“不听话”可以换。改制后卫生行政部门的权力大大弱化,只能依法对包括改制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业务的监督和指导,与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税务局等部门共同对医院进行监督和管理。
从瓦房店公立医院改制实践看,目前政府对医院的监督管理存在两大困难:一是无法可依。李涛认为,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但目前困扰政府部门的是立法滞后的问题。比如,原来救护车实行政府控制购买,转制后,各家医院争上救护车,而我国对救护车管理目前没有具体办法,这种情况如何依法管理?二是执法力量薄弱。面对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瓦房店市工商局副局长刘振斌说,工商部门去年对瓦房店的几大医院、药店、电台、电视台的违法、虚假广告进行了处罚,罚款11万元。但确实存在执法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工商局商标广告科只有4个人,办案经费相当困难,连汽车的油钱都保证不了,怎么去查案子?
医疗公益性如何体现?改制前,瓦房店市每年给各公立医院床位补贴共140万元,此外,还有数目不等的专项补贴。公立医院承担着重大疫情无偿提供医疗服务,以及一些无主急救患者的医疗费等。改制后,政府只给中心医院专项补贴,其余5家医院全部变成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一分钱不给,三年后还要交税。一些医护人员称之为政府“甩包袱”。
但与此同时,政府仍要求这些医院承担重大疫情、扶贫帮困等公益职能。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不公平”。“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可能吗?”一些医院对承担每年数万甚至十几万元的无主病人医疗费用更是颇多怨言。老百姓则担心,医院的公益性将流于形式。一些患者说,“私人老板都是为了赚钱,没钱还能看病吗?”
瓦房店市四院即精神病院被拍卖也引起人们的担忧。记者了解到,转制后的四院不再仅仅接收精神病人,而是兼顾多病种。有知情人说,精神病治疗不赚钱,医院归个人后,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医生减得差不多了。辽宁省致公党的几位委员提出,精神病人是困难群体,应由公立医院做保障,否则社会难以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