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n.xinhuanet.com
 频道首页 | | 旅游在辽宁 | 专题集粹 | 记者专栏| 政府在线 | 时事点评 | 健康人生
   杰出人物 | 证 券 | IT互联网 | 关注就业| 流行时尚 | 房产天地 | 汽车世界 | 分社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网谈 <<< 往期内容 >>>

2004/02/29

  辽宁省西部的朝阳、锦州、阜新等市,是辽宁省的欠发达地区,但却拥有令世界震惊的古生物化石资源。这些化石记录了各个地史时期的地质事件,为今天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物证。然而,近年来当地古生物化石被盗被毁现象严重,拯救辽西古生物化石已经刻不容缓……

  特别声明:新华网“焦点网谈”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024—23828522
     024—23828523

E-mail:lnwork@xinhuanet.com

新华网辽宁频道 策划:陈孟阳 文字:姜兆臣 编辑/制作:王超 审发:焦点网谈栏目组
辽宁西部地区古生物化石(组图)
古生物化石滥采乱挖现象严重
滥采乱挖从没有停止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负责辽宁西部地区古生物化石的野外发掘工作,在最近7年,他跑遍了辽西的山山水水。对于盗挖古生物化石现象屡禁不止,他很是焦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好多地方都是一个坑接一个坑,非常非常严重。基本上在辽西有化石的地方,都会有许多开采的坑。
  记者在101国道490公里处的朝阳市联合(音)乡调查时,由于进山的小路被石块堵住,眼看着盗挖化石者从我们眼皮底下“从容”溜走。山上留下了他们刚刚用过的小铲子、手推车、水和烟头。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化石保护管理处处长赵毅宾:个别地方出现新的盗挖的现象,这个情况也确实可能,应该再想办法把它尽快的解决,现在我们还完全是救火这种状态。发现这个地方盗挖化石,马上指导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保护起来,主动出击这方面做的还不十分到位。
  据赵处长介绍,仅2003年3月至6月,辽宁省就处罚古生物化石违法犯罪人员140多人次,这些人对有限的古生物化石造成的破坏无法估量。
  记者:据你了解有没有象比较有价值的化石被农民弄坏了或扔掉了?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东:太多了,遍地都是。农民挖出来的石头,我们就从他们的碎石堆里捡,我们也捡到了大量的非常有价值的昆虫化石。可想而知,这是我们捡到的,被破坏的不可估量。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一方面在采集的过程中对化石造成破坏,另外化石采集过程中,相关的一些地质信息都丢失了。
  目前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设化石保护管理处,有15名工作人员,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负责全省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化石保护管理处处长赵毅宾:一个是面积太大,面积大就要有人去看守它去。因为这项工作是保护,要往里面拿钱,这些地方又是辽宁省相对比较贫困的地方,一般县级财政拿不出很多钱去看护化石,经费上有一定的难度;再一个,现在各级领导,尤其是乡、县领导,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意义认识上还不是很统一。
  朝阳北票曾出土过许多世界轰动的化石,1997年建立了北票鸟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46.3平方公里,17人看护。在保护区刚建立的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最近又有了新的情况。
  辽宁北票化石管理处看护队队长李海山:96年到97年,老百姓是白天去挖,由于这两年我们看护比较紧,老百姓一般夜间去盗挖。
  记者:能管过来吗?
  辽宁北票化石管理处看护队队长李海山:过去还行,现在有点费劲。
  2002年5月,辽宁省在全国首例以盗窃古生物化石罪,对三人进行了判刑。但面对“无本万利”的刺激,一些人仍在化石产地挖坑、刨地。

走私的古生物化石(组图)
暴利引诱下的化石走私和造假  

  2002年7月,沈阳海关破获一起特大古生物化石走私案,包括韩国人在内的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追缴古生物化石2300多件,许多是国家二级保护化石,堪称无价之宝。虽然沈阳海关称这是他们处理的"第一起"化石走私案,但是辽西古生物化石走私由来已久并一度猖獗却是人所共知的。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东:中国化石在国外商店、拍卖行里、博物馆里都可以见到,很多化石都是辽西的化石。像昆虫、还有一些鸟类、鱼类重要的化石都产于中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百件孔子鸟化石,流失到了日本,德国、美国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现在从辽西地区发现的孔子鸟化石的具体数量我们不太清楚,有人估计可能达到上千件,那么这些化石有多少件在我们的科研机构、博物馆和高校呢?可能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量的化石走私到了国外。
  这些化石通过化石贩子走私到国外,好的少则几千元,多的可卖到几十万元。丰厚的利润,使他们敢铤尔走险。
  化石贩子:年年种地没多少收入,孩子读书用钱,卖个化石能赚俩钱。这次赚了三万元。与大量化石流失到国外相反,国内许多学者却得不到一流的研究标本。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我们承担的都是国家973项目,有国家计经委的项目,有中国科学院的项目,方方面面国家级的重大项目,都需要我们做最基本的野外发掘工作,这是我们的第一环节。没有材料你研究什么?你发现什么?但每次都受到一些影响。

很多古化石是拼凑成的
丰厚的利润让化石走私贩铤尔走险

  走私到国外的化石,由于很少能标出准确的出土地点和层位,也造成了科学研究的混乱。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东:有一篇关于蜻蜓化石的文章,发表在英国著名的古生物学杂志上。文章作者是一个法国人,化石是在法国一个拍卖场拍买下来的,但它的层位、产地都给弄错了。它的产地是在内蒙古道口沟侏罗纪的九龙山祖的地层里面,但是文章中写道,是锦州义县族,产在四合屯。所以产生科学上巨大的谬误。
  巨额利润,使一批化石造假者也"应运而生"。中科院的专家向记者介绍,目前许多流失到国外和国内收藏者手中的化石,许多都是拼凑起来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最近几年,我觉得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我的感觉,比如说一些重要的,如鸟类,恐龙化石70%---80%都有造假的迹象,都有造假的证据在里面。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化石保护管理处处长赵毅宾:在市场上发现过造假的化石,造假化石完全是人为修理雕刻的,用现代动物的古骼冒充化石,去弄上去的,拼接在一起。
  美国著名的《地理》杂志,前几年发表了一篇古盗鸟的文章,引起很大轰动。但后来更轰动的是,这个走私到美国的古盗鸟,竟是中国一个农民用鸟的身子和恐龙的尾巴拼凑起来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这样的事情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名声,化石是中国农民做的,但同时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对我们科学家的形象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发表文章,国外的很多同行首先怀疑你的化石来历怎么样?你的化石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造假?过去这种现象很少发生。
  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一块化石可能使一个学者从寂寞无名到扬名世界,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人员,有时也要到化石贩子手中去购买化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化石贩子对古生物化石盗挖、走私、造假。

加强化石管理刻不容缓  


古化石自然保护区
辽西古生物化石市场

  据统计,目前在辽西共发现二十多个门类的古生物化石,这在世界上还没有过,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辽宁省在国际上的影响。为加强管理,辽宁省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朝阳、锦州、阜新等地都建立了许多化石市场。
  朝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丁桂富:最后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在朝阳日报社附近设了个化石城,外边所有经营的业户,统统都进到化石城去了,化石城有化石办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控制三级以下的古化石可以出售,三级以上的古化石不允许出售。
  记者在朝阳市化石城看到,这里的业户除了工商部门颁发的执照外,还有当地国土部门颁发的许可证,生意还算红火。
  记者:你们这儿经营状况怎么样?
  业户:我们这经营状况挺好的,
  记者:每天都能卖一些钱?
  业户:对。
  记者:都什么样的人来买?
  业户:许多人。本地外地都有,还有不少客商来进货。
  但专家向我们介绍,辽西化石市场红火的背后,有许多的隐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你这种市场的买卖,我是坚决反对的。正是由于市场上可流通的这种所谓的合法的经营,我们认为这个是导致乱采乱挖的一个关键的东西。因为你有市场,化石从哪来?这是个关键的东西。
  记者:化石市场的来源是什么地方?
  朝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丁桂富:是民间的,都是原来民间自己采挖的。从2002年以后现在没有采挖的了,有的都是以前的。
  记者:商场上经常性流通,流通就需要货源,这些货源是不是继续采挖出来的货源?
  朝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丁桂富:不是了。都是以前的了。----以前民间有很多。
  化石城附近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化石市场背后还有一个隐性市场,遇到老主顾,有的化石经销商就会将他们领到家中,销售三级以上的化石。在沈阳海关破获的化石走私案中,韩国人李哉勋就是从化石经销者手中购得国家二级保护化石的。
  记者:现在在你们哪卖国家规定的不可以经营的三类以上化石,这个现象多不多?
  化石走私犯:现在有吧。有这种现象,有人在私下里卖。
  专家呼吁,要搞好辽西化石的保护工作,必须增强管理的科学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这里面有个科学管理问题,这点做的还非常不够,比如说,化石保护区的范围,我觉得很少经过科学的认定。化石科学管理委员会是怎么组成的,管理部门对化石管理的权限,科学发掘、审批的程序,化石市场的管理,化石市场的化石来源,流通的一些途径等等,我觉得这里面都存在很多的漏洞,这些地方恰恰是造成市场混乱的重要因素。
  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尤海鲁:我觉得当地政府要有个明确的措施,什么人可以挖,什么人不能挖;什么地方可以挖,什么地方不能挖,要比较明确。
  法制建设也是搞好化石保护必不可少的。2001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管理方面的法规《辽宁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条例》,但专家认为该《条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仍需完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这些地方法规条例都是五花八门,很多都是自相矛盾,漏洞也很多,我觉得很多条例的制定,并没有经过很严密的科学论证,这里面最严重的问题是过分地强调了化石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化石研究、保护、管理方方面面都是省一级的部门的法规,没有国家层面上的立法,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
  目前,辽西的古生物化石在私人手中有多少还不得而知。但国内外专家一致的观点是,辽西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有许多自然之迷期待从这片土地上揭开。因此,加强对辽宁西部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