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3/6/4 |
|
||||||
根据中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关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到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而我国民众对精神疾患的认识又很不够,医疗机构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虽然近些年国家为增进精神健康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因各方面条件制约,形势仍不容乐观。 |
|||||||
新华网辽宁频道 策划:陈孟阳 报道:刘斌 姜兆臣 董劭 编辑/制作:王晓 韩奇峰 审发:焦点网谈栏目组 |
|||||||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调查,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精神疾患正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我国目前精神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最多,大约有780万人,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精神分裂症不同于其它疾病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患者丧失理智,容易做出一些杀人放火的事情来,造成社会的恐慌。 2002年夏天在广州就发生了一起精神病人连砍13人的悲剧,事隔多日,当地居民谈起此事,仍然心有余悸。事情发生在2002年6月28日盛夏的广州,人们都起的很早,似乎谁都不愿意错过清晨难得的凉爽,孩子们赶着上学,老人们在晨练,主妇们赶早来买早市上新鲜的蔬菜,处处呈现出宁静与和睦的气氛,谁也没有料想到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了。一名精神病患者手持利斧头在白云区沙贝菜市场周围疯狂砍人,致使5人死亡,7人重伤,在被杀害的人当中,最小的只有两岁,其中还有一对4岁和10岁的小兄妹。这对兄妹的母亲失去孩子后悲痛万分,每日在家中看着孩子的照片度日,终日以泪洗面。这起事件不仅给受害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地的居民都生活在精神病带来的阴影中。制造这起恶性事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陈某,当时42岁,出事前曾在广州精神病医院接受过住院治疗。记者采访了该院的有关医生,了解到,陈某2001年2月23日出院,出院时诊断是精神分裂症,通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出院时病情有所减轻。 像陈某这样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这两年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犯病时没有自控意识,往往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甚至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近期,在辽宁也发生了几起精神病人在发病时打死妻子、哥哥,打伤母亲的事件。
根据中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数字,是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召开的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透露的。该会议还透露,1982年各类严重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12.96‰,到1993年上升为13.47‰。 调查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当前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占到了20%,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 有关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后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到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的负担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 |
|||||||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他们在伤害自己、家庭和社会之前,绝大多数曾经在精神病院接受过治疗,但却很少有坚持治疗痊愈的,因此病情很容易复发,对他人造成伤害。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倒下,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危险的重度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不把他们安置在精神病院呢?
据了解,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一个重度精神病患者一个月的住院费在五千到六千元左右,而精神病的治疗期长,复发率高,治疗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综合费用往往高达十几万元。国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精神疾病负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经排名第一。面对如此高额的治疗费用,许多精神病患者望而却步。家住辽宁开原农村的患者张某,就曾因为经济困难,在病情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放弃治疗,回家后,病情不断加重,2001年由于精神病再次发作,把自己的孩子淹死在水缸里,而几年来,其家人为了给他治病,几乎已倾尽所有。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率仅为百分之三十,这其中除了因为贫困而中途放弃治疗的原因外,在我国,相关的医疗机构也非常少,只有547家,专业的医师只有1500人,按照1600万的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计算,一个医生要负责1000多个精神病患者,同发达国家相比,比例比较低,而在国内,同其它疾病相比,被重视的程度也是最低的。 |
|||||||
为了解决精神疾病治疗困难等问题,卫生部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开展了社区免费治疗的试点工作,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点的运行方式是,由社区设立公疗站,免费为患者提供药品和进行康复治疗。比较轻微的患者通过在公疗站一边学习、一边调试、一边娱乐,有的时候还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既使这些患者的生活比较丰富,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也减轻了社会负担,使这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调试以后达到康复。这几年已经有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走出了公疗站。 同时,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减轻重度精神病患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在起草一部有关管理、治疗精神疾病的法律。 各种有益的尝试,为我国治疗和控制精神病提供了思路,但对于中国有1600万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如何治疗安置这些人,如何让他们不危害社会,这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
|||||||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经常会有抑郁的感觉,但很少有人把这些当回事,却不知道,自己可能已经得了精神心里疾病。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英国、美国、德国、芬兰和波兰,每10名办公室职员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体力透支。临床抑郁症已经成为美国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每年令美国损失440亿美元。德国因抑郁症而失去工作能力的时间与其它疾病相比多出1.5倍。 我国现在最低估计抑郁症患者有2600万,特别是近两年来大学生和中学生患有心理障碍的比率在不断增大,其中有25%的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焦虑、抑郁等问题。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病控制处副处长张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他了解,在大学生退学的原因里,过去都是一些传染病占主要因素,现在已经变成主要由于得了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
日益严重的精神疾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据统计,清华大学因疾病休学、死亡人数占总的休学死亡人数的51.03%和50%。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丛中教授介绍说,在人群当中,经常的一贯性的焦虑、抑郁,有些强迫的观念,比较偏执或者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在青年学生当中,这些问题更是比较多。 |
|||||||
多年来,普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许多人不认为情绪上的变化是一种精神障碍,更没有把它当成一种病来看待,从而使得原本比较容易解决的心理问题最后发展成了严重的精神病。在大部分情况下,即使有人觉得自己在心理和精神上有异常的情况出现,能够到医院治疗的,也是到一些综合医院的内科门诊进行治疗,往往把精神方面的问题当成了躯体方面的疾病来看。
目前我国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仅为15.9%,这个数字说明,在我国,大部分心理疾病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慢性非传染病控制处副处长张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只是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对心理障碍认识不够,很多医生的认识也很不充分,所以现在综合医院的误诊率还是很高的。最常出现的情况是把精神方面的疾患当成躯体疾病来治疗。因为治疗方法不当,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有时直到出现病人自杀等严重后果,才发现原来患者得的是精神疾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马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们的传统观念对精神疾患的诊断也很不利。她举例说,一般人如果头痛、发烧会去医院治疗,但如果只是表现为有心事、睡不着觉,就很少会去医院。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只有“疯了”才有必要去医院治疗。扭转这些观念在精神疾患的预防、治疗中很重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丛中教授进一步说,扭转人们的观念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氛围,不只是患者本身的事情,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他举例说,如果人们去单位请假,可能会说自己头疼,但却很难说自己心情不好,不想上班。 但是,要扭转这些观念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人意识到自己情绪上的变化可能是一种心里精神方面的疾病时,却因为怕受到歧视而不愿意到医院就医,从而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一位曾经患有抑郁症的老大妈对记者说,她在社区组织活动时,很怕别人知道她在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过,因为如果人们知道这些,那么她“到外面就没有人格了”,有时稍微说错一句话,别人就会说她“从精神病院出来的”。 |
|||||||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精神疾病。可喜的是,虽然人们心理上仍然害怕受到社会的歧视,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心理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前不久,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这所全国著名的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采访时,虽然已经是下午二三点钟,但各个诊室的门前依然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大都是因为各种心里障碍而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助理甘一方介绍说,第六医院的日门诊量1991年的时候是250多人,到2001年已经增加到了360多人,最多的时候达到460多人。 医院门诊量的增多,也说明人们慢慢开始重视了心理疾病,中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到2005年普通人群和在校学生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要达到30—40%,地市级以上综合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要达到40%。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对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精神疾病的治疗可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除前面提到的观念、医疗机构等问题外,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农村患者、贫困患者和小城镇患者为数不少。卫生部门设立的免费治疗试点,基本是在大、中城市,在医疗设施原本就不完善的农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救济,而农村恰恰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地方。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很多人都怀有一种生存危机感,处理不好,有可能会陷入因穷而病、因病而穷的恶性循环之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影响深远。心里疾患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完) |
【打印本稿】 | 【发表评论】 |
推荐给朋友: |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