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以来,一大批由辽宁省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创作并演出的优秀剧目、节目,活跃在全国和世界的舞台。它们以特色浓郁的文化形式和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国际、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辽宁旋风”。

               新华网辽宁频道 报道:姜兆臣   摄影:宋长宏

                      编辑:郑阳 李志国 制作:王超

《苍原》剧中部落首领渥巴锡临行前洒酒祭拜天地(任勇摄)

《白鹿额娘》剧照

《父亲》剧照

杂技《天幻》

《二泉映月》剧照


经典作品赢得赞誉

   辽宁文艺的辉煌,使话剧、歌剧、民族舞剧、芭蕾舞剧、京剧、杂技等各艺术门类都有全国顶尖的艺术精品出现,可谓全面开花。继歌剧《苍原》创造中国歌剧史上的里程碑之后,辽宁歌舞团的满族舞剧《白鹿额娘》、大连京剧团的京剧《西门豹》、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歌剧《羽娘》、辽宁芭蕾舞团的民族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等优秀作品相继涌现,在全国不断引起轰动。
   《苍原》
   歌剧《苍原》讲述了一个在乾隆三十五年间(公元1771年),一个马背民族毅然东归,回到祖国怀抱的动人故事。全剧以史诗性独特完美的鸿篇巨制,艺术地再现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由于不堪忍受沙皇的重压,由首领渥巴锡汗率领,冲破沙皇军队的围追堵截,在严酷而又惨烈的环境下,坚持民族气节永存的壮举,唱出了一支支交织着生命、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悠长牧歌。该剧由“序:决心东归”、“一:踏上归途”、“二:绝路逢生”、“三:风云突变”、“四:英勇献身”和“尾声:壮烈而归”6个场次组成。
    1996年1月,在北京首都剧场,国家主席江泽民观看了歌剧《苍原》,并欣然题字。
  这台由辽宁歌剧院创作演出、表现回归题材的中国歌剧,自1996年排演成功以来,不但拿到了政府设立的全部大奖,而且到香港、澳门、台湾三地演出,开创了我国大型剧团到三地交流演出的先河。
    2002年3月31日下午2时52分,该剧在台北文化中心戏剧院演出时,台湾发生地震,演出被迫中断50分钟,但中途只有10人退票。
    在三地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演员们也激动不已,他们告诉记者,这样的时刻他们经历了不止一次,但看到三地人民的热情,他们仍深感振奋。
   《苍原》被誉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父亲》
    话剧《父亲》向人们讲述了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大批曾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无奈地黯然下岗。这股下岗风暴也波及到一个传统的产业工人家庭。这个家庭里,退休工人老杨的大女儿、大儿子、小儿子相继下岗,而大学刚毕业的小女儿则待业在家。原本和睦的家庭此时波澜迭起,但经过无数次的阵痛和选择,这些家庭成员又都找到了生活的支点。

    2001年4月,在北京中南海警卫局礼堂,朱镕基等领导观看了这台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反映下岗职工生活的话剧。看后朱总理说:“这个戏用艺术的形式来反映国有企业改革,反映由此带来的职工下岗和再就业问题,很有感染力。”
  评论界认为,它打破了以往戏剧舞台上要么回避现实,要么浮在生活表面,表演模式化、概念化的套路。创作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直击百姓关心的现实生活,是中国戏剧舞台上一部难得的好戏。
  在一次演出的现场,观众告诉记者:“我往那儿一坐,一直没起来。过去看许多戏,看一会就走了。因为这个戏反映现实题材,演员演得非常感人,我也鼓掌好几次,是流着泪看完这台戏的。”
  《父亲》自1999年创作至今,已在全国各地演出了近300场,并荣获国家最高奖“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金奖、中国艺术节大奖。
  《天幻》
  浩瀚宇宙,苍茫大地,人类走过蒙昧苦难的童年,筑起了今天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珍爱这一切,让我们把心靠得更近。《天幻》用中国古老的杂技语言表达出今天中国人对历史的思索和领悟。

  与《苍原》、《父亲》不同的是,由沈阳杂技团排演的杂技专场《天幻》,从创作的那天起,就瞄准了国际市场。
  沈阳杂技团团长安宁:这台晚会在1999年正式对外推出,现已在国际、国内演出了430场,从今年5月,到智利、巴西,现到了美国,160场的演出任务,预计今年能超500场。
  这台已经演出了大半个地球的杂技精品晚会,在国际上被许多人誉为“来自另一个星球的艺术”。
  观众:我们认为这个杂技非常好,他们的技术我们从来没看过。
  安宁:这台晚会走到哪里哪里亮,到哪里都引起轰动,受到各国观众喜欢。
  《二泉映月》
  青年艺人泉哥与老琴师的女儿月儿真心相爱。然而恶霸古四爷却欲纳月儿为妾,并抢走了月儿。但古府的高墙阻隔不了真情,月儿逃出古府与泉哥相会,这对苦难的恋人对月盟誓,以圣洁的结合抗争。气急败坏的古四爷把月儿沉下深湖,泉哥痛恨这个黑暗的社会,自残双目,将美丽的月儿永存在心中……

  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大型芭蕾舞剧《二泉映月》曾被专家誉为二十世纪中国舞剧的最后辉煌。2000年,在北京等地演出时,引起巨大轰动。江泽民、李岚清、尉健行、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这个剧目,并给予很高评价。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王训益:我们2000年走了十六个省,33个城市,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成就离不开敬业的文艺工作者

    在一系列优秀剧目不断出台的同时,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也不断涌现,其中最突出的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宋国锋。他曾成功塑造了几十个古今中外的人物,两获文华表演奖、双摘戏剧梅花奖,成为全国话剧界四次获得最高奖的第一人。

宋国锋:获奖只能说明你这一个,证明你这一个角色被观众承认了,但不意味着今后哪一个都会成功,所以,我每一次都面临新的挑战。

以创作《二泉映月》《父亲》等优秀剧目而两获文华大奖的剧作家李宝群,是个把根深扎在辽宁这片沃土的青年剧作家。

李宝群:现在许多作家比较浮躁,不愿意沉下去。我愿意沉到老百姓的最底层,体验他们的疾苦与感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宋国锋、李宝群只是辽宁文艺人才的一个代表,辽宁的每一个精品剧目,都是由一个又一个,心里想着人民的艺术工作者共同创造出来的。

辽宁歌舞团团长周荣贵:《白鹿额娘》排练既激动又艰苦。正值酷暑,110名剧组同志摸爬滚打,取消双休日,每天达到12个小时的排练时间。

辽宁歌剧院院长李倩胜:《苍原》里跪的动作较多,当时天气又热,演员穿的衣服很薄,因此演员的膝盖有的磕破了,有的肿了。

辽宁文化界正是有了这些敬业的艺术工作者,才会堆成一个又一个像《苍原》、《二泉映月》、《父亲》这样的文化崇山。


艺术献给人民

可以说五年来,辽宁专业表演艺术赢得了大大小小各种奖项,也赢得了人民的喜爱,那么,辽宁专业表演艺术为何会结出如此硕果,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呢?

正确的文艺服务方向是成功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有了正确的创作动机,辽宁专业表演艺术在各个艺术门类上表现出色,摘取各种奖项就绝不是偶然。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献朝:最根本的原因是文艺战线能够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我们的文艺创作。

不排则以,要排就排最好的,排人民喜欢的,这里面既有东北人的大气,更有尊重艺术尊重人民的虔诚之心。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王训益:我们的目标很清楚,要干就干全国最好的作品。

辽宁歌剧院院长李倩胜:我们的目标就是这台戏拿出来,应该在中国打响,成为最好的歌剧,这样才对得起观众。

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抓精品、抓导向,勇攀国内各艺术门类的高峰,也是在实现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建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

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刘文艳: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争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适应文艺发展的规律,辽宁省文化厅在全国较早地对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沈阳杂技团团长安宁:可以说,没有改革,就没有这台晚会《天幻》。过去是大锅饭,人浮于事,杂技中的师徒性很强,要搞这么一台晚会,不改革是绝对不行的。

辽宁歌剧院院长李倩胜:我们采用优化组合,打破地域限制,广招全国一流人才。有最优秀的创作班子,有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创作水平。

精品剧目的出现提高了辽宁各表演团体在全国的影响力,使辽宁的文艺创作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能够不断为观众献上更多更好的优秀剧目。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王训益:通过《二泉映月》,我们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提高了辽宁芭蕾舞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

辽宁歌舞团团长周荣贵:通过《白鹿额娘》,我们增加了凝聚力,增强了艺术创作的干劲,老百姓讲,我们已经进入了最好的时期。

  
辽宁专业表演艺术的繁荣,是辽宁广大文化工作者根植于沃土,扎根于群众的结果。为人民而创作,艺术是永远也不会衰竭的。我们祝福辽宁的艺术文化明天更辉煌。

 

《苍原》在三地演出时观众接受采访 

国家一级演员、辽宁人艺院长宋国锋

剧作家李宝群

辽宁歌剧院院长李倩胜

辽宁歌舞团团长周荣贵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王训益

沈阳杂技团团长安宁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新华网新闻检索
组合检索 帮助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