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资料图)

               杨靖宇生平简介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又名顺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

  1929年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被誉为“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深江(今靖宇县)与日本侵略军战斗中英勇牺牲。尸体被敌人解剖,发现胃里除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缅怀英烈

  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与抗联老战士黄殿军在一起交谈

  曾经当过杨靖宇传令兵的黄殿军深情回忆杨将军

  革命老战士徐振明一天不到陵园里就不塌实

  河南各界纪念杨靖宇将军诞辰一百周年
·沈阳各界纪念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
·白山市暨靖宇县隆重集会 纪念杨靖宇诞辰百年
评 论
相关报道

策划/制作:王超
女儿眼中的杨靖宇
  1980年,在靖宇县纪念杨靖宇将军壮烈殉国40周年万人纪念大会上,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青年军人在杨靖宇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他们久久地默立在碑前,中年妇女口中念道:“爸爸,躲儿来看您来了!”青年军人喊着:“爷爷,孙儿来看您了。”女儿、孙儿说着喊着,大滴大滴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位中年妇女就是将军的亲生女儿马锦云,青年军人便是将军的孙子马继志。马锦云发自内心的呼唤,是女儿对父亲50余年的思念,她向人们讲诉了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详细内容
捐躯的父
抗联战友心目中的杨靖宇
  今年2月13日,是著名的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杨靖宇生前只留下一张照片,但是,他的音容笑貌、领导才能和内在特质却深刻地印在抗联战友们的心中,他们的回忆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杨靖宇。
详细内容
日本传记女作家“心中的恋人”
  80年代初,日本传记女作家泽地久枝女士来到通化靖宇陵园拜谒并瞻仰了将军遗容。她献上花圈之后,便在将军的塑像前长跪不起,眼里满含怀念与崇敬的泪水。她说:“杨靖宇是我心中的恋人!”原来,抗战时期,泽地久枝女士在吉林市女中读书时,经常听到杨靖宇将军的威名,看到日伪通缉的告示,心中十分崇敬这位为民族而战的民族英雄,为其气节所折服,杨靖宇成了这位日本少女心中的偶像。她开始搜集有关将军的资料。日本投降后,她将积累了10余年的资料带回国,殚精竭虑地撰写杨靖宇将军传,她要让这位心中的恋人永垂史册。一位敌国的青年女性,一句“心中恋人”的简洁话语,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人民向往民主、和平和自由。一个为民族正义而战的英雄,必然会赢得世界人民的敬仰与怀念。
日本军人回忆杨靖宇
  老鬼子金井曾是关东军,后被苏联红军捉到西伯利亚,在俘虏营服了8年苦役。
  他说:“在苏联饥饿难忍的时候就挖草根吃,嚼着嚼着就落泪了,不吃不知道草根的滋味儿呀!杨靖宇将军、马占山的士兵胃里都是树皮呀。”金井告诉我:“当时我们强制配给中国东北人民的粮食叫‘共和面’,里面还有锯木呢。这种‘粮食’连我们的军马都不吃。
  金井动情地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一直崇敬杨将军。他是真正的武士,他的军衔应该和我们关东军司令一样高,可他和普通士兵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睡一样的床,实在是不可思议!作为原日本关东军二等兵,我已经76岁了,我还活着,他却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愿意把最后的军礼敬给这位坚强的中国军人。”[详细内容
杨靖宇纪念馆第一任馆长:“用一生为杨靖宇护陵,值!”
  通化市靖宇陵园是吉林省惟一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58年建成后,革命老战士徐振明就一直在这里守护,一守就是47年。
  80岁高龄的徐老精神矍铄。徐老告诉记者,在陵园干了这么多年,这个工作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一天不去,心里就不塌实。
  徐老在工作中经常对同志们讲,杨靖宇将军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工作干不好对不起党,对不起杨靖宇将军。
  “用我的一生为杨靖宇护陵,值!”在采访的最后,老人这样深情地说。[详细内容
少年时代的杨靖宇——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一
   从懂事起,杨靖宇就特别愿听大人讲故事。他非常崇敬抗金英雄岳飞的文武双全,智勇无比,崇拜他率岳家军一次次打败金国的入侵。他痛恨张邦昌、秦桧等卖国求荣之人;他钦佩岳母为岳飞刺字的大义情怀,“精忠报国”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详细内容
投身革命——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二
  1926年秋,杨靖宇从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毕业,因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北伐革命军节节胜利,即将进军河南。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杨靖宇遵照党的指示毅然辍学返回确山,从事组织、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在确山,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1927年2月15日在洪沟庙镇玉皇庙由张家铎、杨靖宇主持召开的确山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上,杨靖宇被选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详细内容
白区斗争——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三
  1929年5月,杨靖宇被河南省委派往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举办的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在听了周恩来的讲课后,他很受启发。杨靖宇认识到中国革命将是一场漫长而又艰难的斗争,深切地领悟到革命理论对革命者的重要性,只有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7月,中共中央派杨靖宇赴东北工作,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详细内容
抗日名将——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四
  参加抗日军联合大会的共17支抗日队伍。杨靖宇代表满洲省委首先讲话,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并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组成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分析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形势。各队首领也踊跃发言,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会议决定成立抗日联合军总司令部,通过了抗日联合宣言:“我们———南满的抗日领袖们,在祖国山河欲裂、严重危难之际,向东北同胞宣誓:我们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抗日主张,不分见解、信仰,枪口一致对外,驱除日本帝国主义。”会议一致选举杨靖宇为抗日联合军总司令。
详细内容
威震南满——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五

  杨靖宇的队伍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34年11月7日,在临江县板石沟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详细内容

智突重围显神威——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六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杨靖宇指挥下纵横吉辽两省,驰骋三十余县,同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搏斗,严重威胁着伪满洲国的傀儡统治,扰乱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战略部署,牵制日军几十万兵力,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进程。
  岔沟突围战是抗联斗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彻底粉碎了日伪苦心谋划20余天的包围、全歼杨靖宇部的计划,使陷入困境中的抗联一军转危为安,充分显示了杨靖宇过人的胆魄和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详细内容
英雄大义照千秋——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七
  《通化省一九三九年治安肃正指导纲要》、《一九三九年度通化省秋冬期治安肃正讨伐计划》、《一九四0年治安肃正计划》3个文件出台,目的只有一个:消灭杨靖宇。其行动策略是: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不打山林队;若是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
  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胸部,他身子一晃,紧接着身上又中数弹,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倒在冰冷的大地上。当时的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16时30分。将军的遗物有破烂的衣服、三支手枪、230颗子弹、钢笔、怀表、指南针、现金6660元。经叛徒确认,被打死的就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胃,发现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而只有棉絮、树皮。凶残的敌人割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悬挂示众。
详细内容
制作单位:新华网辽宁频道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Email:lnwork@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