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们模仿的是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达维特(或称雅克-路易·大卫)在178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看着这张毕业照,只能对同学们说出三个字:“好哲学”。
这幅画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据《新约圣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最后一次到耶路撒冷去过逾越节,逾越节那天,耶稣跟12个门徒坐在一起,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他忧郁地对12个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面对模仿力这么强的毕业照,小编想说:“同学们,咱下回的拍摄地还是选在食堂吧。”
《三博士朝圣》的作者是桑德罗·波提切利,是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
此幅画的主题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之一:三个国王或称东方三博士,来到伯利恒向初生的基督表示敬意。此幅画是波提切利1475-1476年作于佛罗伦萨,现藏于乌菲兹美术馆。
《达芬奇之死》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在1818年绘制的作品。据说1519年达芬奇临终时,是躺在弗朗索瓦一世怀里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被称为骑士国王,他是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家的支持者和保护人,包括达·芬奇。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蒙托邦,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并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的代表作有《泉》《莫特西埃夫人》等。
看这此情此景,小编想说:“扮演达芬奇的那位同学,你还好吗?”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作者泰奥多尔·籍里柯生于法国里昂,是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有《梅杜萨之筏》、《赛马》、《轻骑兵军官》等。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的作者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雅克·路易·达维特,这幅画作作为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品,不仅是达维特的成名之作,而且对于法国美术史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为了祖国,必须牺牲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在这悲壮的戏剧场面上得到了充分的揭示。由于作者以朴实无华的写实风格、精确严谨的构图和英雄式雄浑的笔调进行了描绘,所以这幅画后来成为绘画艺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