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抚顺市科技局、抚顺县委、县政府等部门主导,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园近日在辽宁抚顺县启动,成为照亮创业路上的又一颗启明星。创业科技孵化园采用“政府+企业+银行+大学生+农民”六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为创业人群铺垫了创业的捷径,搭建了创业的舞台。
开始阅读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对产业工人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机会,导致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以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被逐渐打破,农民家庭重要的收入来源中断,自己创业成为许多农民的梦中所想。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的攀升,就业形势日益的严峻,让很多大学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然而,创业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技术的累积和经验的支撑,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成为创业大学生的首要任务。
抚顺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园项目是由抚顺市科技局、抚顺市农委、抚顺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导,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以政府、科研院校、银行为支撑,以农业合作社为依托的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基地。
创业科技孵化园采用“政府+企业+银行+大学生+农民”六位一体的运营模式,主要为有意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场地、菌种和管理经验六个方面的支持,为创业人群铺垫创业的捷径,搭建创业的舞台。
抚顺位于辽宁东北部山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气候特点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尤其是木耳的栽培。同时食用菌产业是生态、环保、健康的朝阳产业。食用菌产业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既适合工厂化生产,也适合家庭经营,是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创业的最佳选择。
创业科技孵化园对于创业学员来说既是实习厂又是课堂,学员在短期学习培训期间,每个人可以免费获得3栋大棚的管理权,从菌袋入棚开始,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程学习食用菌种植和管理知识,整个生产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学员不仅一分钱不花,还可以按大棚收益获得两万元左右的薪酬。实现带薪学习,带薪创业的梦想。孵化周期为4个月左右,采取“双百”分制考核,即生产管理100分,产品质量100分,成绩合格者不仅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证书,还可以获得合作银行提供的最高额度为15万元的无抵押扶持创业贷款。
抚顺县后安镇返乡农民工王恩元,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机会越来越少,农民工的收入也大幅降低。在听说县里成立了创业科技孵化园区后,王恩元毅然选择回到后安镇学习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听三友公司说,公司免费培训,免费提供大棚和菌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我们只负责管理,没有投入,没有风险,能学到技术还有工资和提成,这是政府和三友公司为我们老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王恩元说。
“我们家乡那边几乎没有种植木耳的,所以我选择来到这里学习木耳的种植技术。”韩晓雨是吉林农业大学的2015届毕业生,学习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他在老师的推荐下来到三友创业科技孵化园,“正月初六过来后,每天都到大棚去参观,跟技术员学习交流木耳的种植技术,增长了很多实践经验。”韩晓雨表示会珍惜这次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为将来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2月29日,抚顺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园项目在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启动。辽宁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谭凤梧、抚顺市副市长何庆等领导出席活动,抚顺县各部门领导及创业科技孵化园学员共7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抚顺返乡农民工及大学生创业科技孵化园以抚顺县后安镇为研发、培训和生产总部,在后安镇、拉古经济区、马圈子乡、峡河乡建设五个创业科技孵化产业园。共占地1000亩,园区总投资2.43亿元,建设创业科技孵化种植基地5处,建标准食用菌生产大棚1200个,占地面积900亩,建研发楼1栋、综合培训楼1栋、工厂化生产及养菌等厂房2座、深加工产房1座、电子商务销售网络平台1个。
创业科技孵化园每年可直接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2000户,3年内培养创业人员5000名。将有效带动周边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人口人均收入。
将有效解决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一县一业”和职业性农民、科技型农民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