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人的天性。为了美,“勇敢”的人们不惜选择最直接的方式“刀尖下寻美”——整形。然而,整形安全问题近年来一直被诟病,整形导致死亡、毁容屡见不鲜,无良从业者的违法、违规乱象丛生。又到“3·15”,本网带您细数整形失败维权案例。让您在“寻美”的路上,也别忘了安全保障!
开始阅读5年前,迷恋韩剧的张小姐通过网上中介联系,直接飞到韩国首尔整容。“当时韩国大夫告诉可以做干细胞移植填充,就是从大腿根部抽取脂肪,经提取后注射在脸上,脸会更加立体,而且效果终身不褪。”在首尔,张小姐花10万元接受了这项手术。
注射了“干细胞填充”大约1个月以后,张小姐脸部消肿,整个面容显得立体饱满,容光焕发。可谁知好景不长,2个多月后,她饱满的额头开始往下滑;更恐怖的是,注射了“干细胞”的眼睛下面长满了结节。“在国内医院诊断并开刀后,医生告诉我,里面填充的脂肪已经钙化成一个个小颗粒,如不取出后患无穷。”她告诉记者。
心有不甘的张小姐几次前往韩国找美容院说理,结果对方根本不承认整容失败,而认为是因为张小姐的特殊体质才出现的正常反应。“他们还说如果我执意不满,可以在韩国的医疗机构鉴定,诉诸公堂。”
几年前,刘小姐到韩国留学,正值花季的她看到韩国同学个个青春靓丽,自己也想割个双眼皮,垫个高鼻梁。在首尔江南整形一条街的门诊部进行手术后,期待“蝶变”的她却等到一场空欢喜,双眼皮手术拆线后,眼部肿胀特别严重,垫起的鼻梁也出现了歪斜。“那时我才20出头,可手术后眼角却有些下垂,而且留下很明显的疤痕,别提多沮丧了。”
气愤的刘小姐前往这家美容门诊讨说法,然而来来回回折腾三个多月,得到的答复同样是“不满意就走法律途径”。“我当时还在韩国上学,没有更多时间和金钱来维权,况且韩语又不是很熟练,打官司真的很难赢,”刘小姐说。
几年前,高女士曾在一家美容诊所进行过眼袋消除手术,花钱少,效果也不错。今年1月30日,她又来到这家诊所打算除皱,可主治医师出差。求美心切的她看到旁边一家整形门诊部装潢豪华,就进去看看。
“当时他们开出的全面部除皱价格为15000元,我认为太贵了,手头只能拿出8000元,经过砍价最终按这一价格成交。”高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天上午就在这家门诊部进行了术前检查,“当时血压有点高,吃了降压药后血压降到140mmHg,下午就进行了手术。”
手术过程让高女士心有余悸。“左半边脸割开后40多分钟时,我感到剧疼难忍,医生还给我补了一针麻药,助手帮忙将脸皮推到一起才勉强缝合上,而右半边脸的手术却20分钟就完成了。”高女士说,出院后自己经常流泪,左眼睛闭合不上,右眼眼皮耷拉了下来,将眼珠盖住半边看不清东西。
经过数次交涉,这家整形门诊部承诺为高女士进行免费修复。然而高女士则认为她上了小诊所的当,现在就算免费,也不敢让他们再做了!
随着整形“大众化”时代到来,各种超低价整形层出不穷。不少美容机构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全国最低价”、“整形疯狂特惠”等噱头屡见不鲜,很多消费者受此影响,也认为医疗美容很简单,没有必要去大机构、花高价钱。
“这样的现象和心理是相当有害的。”毕业于中国第四军医大学整形外科专业,现任沈阳杏林整形外科医院业务院长的刘建波博士说,不少消费者因为心理价位的落差,最终选择在小门诊甚至是“街边摊”整容,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差池,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一些类似于“开飞刀”“走穴”的整形方式看似便捷,也有很大隐患。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机构无固定医师、无固定场所,凭借广告“轰炸”,开会、搞活动招揽顾客,然后临时聘请、拼凑整形医师,借用正规机构的手术室,甚至是租用酒店房间、民房、车库等进行整形手术,给消费者埋下很大危险。
沈阳市整形美容行业协会会长史灵芝说,一台整形手术的成功,包括术前设计、检查,术中精准实施,术后康复护理三个环节,其中高水平整形医师、医疗环境和护理团队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中介机构即便是聘请整形界的名医来做手术,没有无菌的卫生环境和优良的医疗设备,效果也是很难保证;一旦出现流血、感染,因患者特殊体质引发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更是缺乏抢救病人的条件!”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国家虽然对医师的多点执业放开了限制,但决不允许医护人员随时拎包就去“走穴”,而要跟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并在卫生部门登记备案。史灵芝说:“有的医师应邀在一地做完手术,夹着包乘飞机赶往另一地做手术,缺乏连续性护理可能令整形效果打折扣;如果出现纠纷,医疗机构和专家之间如何承担责任,谁来修复都是问题。”
此外,我国对医疗美容机构采取分层级管理办法,不同层级机构可实施相应级别手术。专家提醒,求美者在进行手术前可查看相关证件,重点关注整形医师和医疗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行医资质和手术,像一些全身麻醉的大型手术,小诊所、门诊部根本没有实施资格;同时期待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杜绝美容机构“越级”诊疗、整形医师随意“走穴”等违规行为。
东北首家整形失败救助中心设在沈阳杏林整形外科医院。2015年初,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多起赴韩整形失败案例,使得中国消费者前往海外整形的种种乱象浮出水面。
当年3月,身为国内最高级别——国家三级整形美容医院的沈阳杏林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启动赴韩整形失败救助中心。随着接待的求助者越来越多,杏林已将帮助对象拓展到在国内接受整形的失败者。
据不完全统计,救助中心启动一年以来,已经为整形失败者实施修复手术超过100台,而中心接到的网上、电话和患者当面咨询则多达上千人次。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科主任陶凯认为,目前我国大量求美者流向海外整形现象非常值得重视,“比如赴韩整形,在渐成规模的同时矛盾纠纷也在上升,中国求美者靠一己之力难以维权,应当将赴韩整形纠纷处理纳入政府工作,从更高层面与韩国交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