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半岛新闻 | 焦点网谈 | 北方明珠 | 大连风情 | 政府在线 | 避暑胜地 | 社长信箱 | 大连人物

新 华 网 检 索
 
·
中学生朝八晚四 利耶弊耶
·
春季房展会"热"大连
·
高校:招生与就业并重
·
千年古尸“起死回生”
·
品牌博览会 诚信"大大连"
·
2003大连"两会"专题报道
·
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
·
第九届中国广告节
· 大连重点部门执法将公示
· 大连市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医疗实施方案
· 大连市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
· 大连市地税局积极落实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 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若干意见
 
 

向“大同街”道别
 
  新华网大连频道 (2003-04-11 13:31) 来源:大连晚报
 

  新华网大连4月11日电 居民们将马上就要改造的这块旧区,习惯地称之为“大同街”。其实,指的就是奥林匹克广场对过、长春路附近的一片老房子。具体说,“大同街”是指中山路以北、黄河路以南,长春路以西,珠江路以东的那片区域,有关部门测算面积约1平方公里。 至于它的建设年代,当地老户的“地契”记载与相关档案小有出入;再参考当地老户不同的说法,“大同街旧区”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于上世纪40年代初是比较确切的。按照政府的时间表,4月8日后,这个旧区将从大连版图上永远消失。

  ■当年要讲住得好,除了日本人就是这里了 如果把70年风吹雨淋的“风化”作用考虑进去,你就会感到,这里的房子虽说已破旧,但它们的外立面却普遍保留得相对完好。在这些建筑“寿终正寝”之前,记者昨日禁不住到此再看一眼时,房子的外立面是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当然也在少量已裸露的墙体内发现当年建筑商偷工减料的痕迹。

  旧区内有5条横街,上百座小楼,结构大致差不多,都是二三层楼,内天井外贴瓷面砖的样式。沿着旧区内万顺街和万丰街漫步发现,这里的房子明显有“贵贱之分”:档次的差距经过几十年后仍然显而易见。问到一所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的历史时,万顺街108号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当年的资本家盖的。老户们说,当年高尔基路两侧、南山一带及星海公园等沿海好地脚住的都是日本人;“大同街”就算是最好的中国人居住区了,这里也是大连本地人开发的第一个商品住宅区。当记者想进一步细究这里的故事时,老户们公推一位姓王的老人:“他知道的多,问他。”

  ■王家:2万块大洋盖了一栋小楼 万顺街106号,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天井”院落,两层小楼四周围住着十几户人家。大家共用一个厕所,共用一个水龙头,是旧区内颇为典型的居住形式。穿过拥挤、凌乱、散发着异味的门洞和过道,走进王连祥老人的家时,记者看到的是一位目光炯炯、身板硬朗、脸色红润放光的大个子长者,这使记者一时难以把这位采访对象与附近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记者:您老身体咋保持得这么好?王连祥:我5岁就踢球,还是大连仪表厂排球队主力。

  记者:您5岁时就住这儿?是哪一年?王连祥:1935年。除了参加学校踢球外,回家后经常在窗外的道上踢。“我的父亲开了一辈子车,房子全是靠开车行挣钱买下的。”74岁的王连祥告诉记者,父亲当年在日本人开的一家“玲木商行”开车,后来日本老板死了,老板娘不愿经营,就把店铺和轿车作价给了父亲,王家于是成了当时大连拥有私车的两户当地人之一。由于开出租车很挣钱,他们家很快“养”起包括福特轿车在内共4辆轿车,并开办了大连首家出租车行——中央田汇自动车公司,此后不久便买了房。

  王连祥回忆说,他们家花了20000多块大洋建起了这个小楼。“一块大洋什么概念?一块大洋当时可买一袋上等面粉!”他家是通过中介机构找建筑部门盖房的。记得委托的是一个姓梁的代理人。房子建好后,他们住二楼,楼下则对外出租。这一带成片的房子都是通过居民个人分别投资、委托开发商盖起来的。盖起来后又都多数都租给了私人。公私合营后,他们家保留了楼上的7间房,楼下的房子全都归公了。记者看到,王连祥说的楼上7间房面积都不大,总共才92平方米。

  ■“大同街”上的居民都是有固定收入的 “没有固定收入租不起这里的房子。”王连祥说,当时对外出租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月的房租是3块钱。他的大哥、二哥那时是银行职员,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职业,月收入通常不到30元。“大同街”上许多房子都是本地一些知名资本家盖的,一些留给自己的后代和亲戚,其它通常出租给一些商人,他们当中有钱庄老板、高级木匠、绸缎商、中医、大铁匠、服装商、小职员和开饭店的等等。王连祥家的楼下租给了一个朝鲜人、一个巡捕和专做日式年糕的。王连祥做着手势描述着当时的情景:“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一幕!”讲到兴头上的王连祥,真让人有点“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感觉。

  “房子是旧了,因为我们也老了。”王连祥说,房子四面透风,电线还经常短路,不得已拉上了明线。动迁得真是时候。儿子不久前在泉水有了房,前几天老伴到儿子家住了。临离家前,她大哭了一场——毕竟这里是他们住了几十年的“老家”。“留守”的王连祥,经常是摸摸这,碰碰那,在他看来,“大同街”的一砖一瓦都是通人性的。 (首席记者 张晓昭 摄影 王士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86-411-2495894
广告:86-411-2484374 2484294 2484547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大连信息咨询中心  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